德甲球迷群體抗議究竟為何50+1政策來到了“存亡關鍵點”

  • 發布于:2024-02-20 15:01:32
  • 來源:藍鯨體育
和英超球迷的“熱辣兇猛”,西甲粉絲的“會員對立”,意甲擁躉的“死敵互懟”模式不太一樣,德甲的綠茵迷相對來說,是比較平靜的,也很少有在比賽中惹是生非的記錄,至少在這些年他們給人的印象不錯、觀感尚佳。可是在本輪次的比拼中,有多場比賽爆發了騷亂,且一度中止,這和大家的記憶點完全不符。是什么原因讓向來“儒雅”的德甲、突然這么“不隨和”,又是什么原因讓他們“群起而攻之”呢?

多場比賽爆發騷亂

在本輪德甲的多輪次比賽中,均爆發了開篇時談到的騷亂,包括不限科隆VS不萊梅、霍芬海姆VS柏林聯合、美因茨VS奧格斯堡、沃爾夫斯堡VS多特蒙德等。且大部分的反對“襲擊”,均不是對本方的隊員、對方隊員和主裁判的。比賽中,大量的球迷向比賽場投擲雜物,小的也就是網球、巧克力這樣的,大的則包括橫幅、制作好的標語,還有極端的放了煙霧彈;這都導致比賽被迫中止許久,主裁也是很無奈了。

最有趣的肯定要屬科隆VS不萊梅的比拼了,有人在看臺上投擲下了一個遙控小汽車,飛奔來到場地,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這個畫面被世界各國的轉播機構捕捉到,可謂是傳播開來。中國解說員在比賽中不禁感嘆,這德國制造的東西,確實好用??!

玩笑歸玩笑,其牽扯到的層面之廣泛、問題之多受眾之多,還是引發了外界的高度關注。能讓這么多人的不爽、且不針對比賽本身,實在是令人不解。如果不是參與到其中的吃瓜群眾,一定會問這到底是怎么了?

迪馬濟奧在自己的播客中給出了“答案”。原來,看臺上的粉絲們不滿的,是德甲職業聯盟去年引入的新政,他們敵對的行為是做給職委會看的。而這里談到的新政,指的就是去年年底德甲批準通過的“允許外國人投資計劃(還僅僅是轉播部分的實驗)”,到了冬歇期結束后,這項政策有了實際的生命力,如果不“阻攔”,很可能迅速就落地了。

因此,這才有了廣大球迷的“表態”。德國社媒上,也有部分球迷組織宣稱“對此負責”,他們要讓官方看到自己的態度。其實早在去年年底,就有了類似的抗議“雛形”模式,只不過規模沒有這次的這么大。

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問題?

眾所周知,德甲在實際經營管理方面和英超、西甲、意甲有諸多的不同。如果說市場化是英超的slogan,會員制是西甲的驕傲,那50+1一定是德甲的關鍵詞。雖然很多綠茵迷對這個名詞有耳聞,不過具體的意義不一定知曉。這里談到的50+1,確實是和俱樂部經營權有關的“數字問題”,可其中的50指的并不是50%的控股權,而是表決權。

因此,對50+1政策正確的狹義理解,應當為:母隊必須對俱樂部保持超過50%的表決權,哪怕是多0.1%也可以。熟悉互聯網企業架構的同學們,一定不會對表決權這個名詞陌生,它對企業(包括俱樂部)的發展來說可是最重要的。比如京東的股權和表決權之爭,就很好的說明了這問題。

當然,也有勒沃庫森和狼堡、霍芬海姆這樣的特例。不過,總體來說德甲的運營是基于該政策鋪開的。雖然德甲官方也有過數次的修正,可實際的大方向是不改的,他們希望的就是在充分保持球迷第一性的基礎上,多多引入外資來助力俱樂部壯大,能夠和其他聯賽的隊伍對打,在歐戰中保持好成績。

然而,樹根的位置決定了樹葉能伸展到的地方。德甲雖然展示了自己“開放”的一面(多引入外資),可實際上的“收緊”態度還是明確的(表決權)。對外資商人來說,我拿不到你的掌控權又有啥投資的目的呢?想想看,曼聯在出售過程中,和中東巨賈的談判失敗、及后來和英力士集團的合作,來回反轉數次根本問題就在這,格雷澤可不想撤走自己賺錢的機會,他們要的是絕對掌控的(拉爵只拿到了25%的股份)。

因此,這么多年來,雖然德甲一直在開放,可實際上的效果大家也是能夠看到的,德甲并不是巨商們熱衷的目標。很多德甲俱樂部特別是中大規模的,大部分的贊助商都是國內的企業,比如很多人都十分熟悉的Tmobile、阿迪達斯、奧迪等等,這讓他們保持住了自主的第一性問題,可是與其他區別(差距),也正在越發明確的顯示出來。

這才有了德甲官方的改革,批準引進外國投資人的計劃??墒?,這似乎和他們的第一性是相悖的,球迷們聞訊而來自然是100個不滿。

不滿早就有之,且矛盾尖銳

50+1政策雖然讓球迷們很滿足,可投資商業大佬對此卻是非常不滿的。畢竟,他們要的是成績是能夠和BIG 6、北方三強、西甲雙雄對抗的資本。像霍芬海姆、和漢諾威老板自己的實驗(企圖避開50+1政策),在近幾年可謂越來越多且愈演愈烈,雙方不惜撕破臉皮對抗,目的就是爭高下:到底,50+1是有害還是有利?

萊比錫興起和在賽事中成績的向好,則將這樣的問題引到了更加火爆的層面。要知道,這支“土豪隊”自成立開始就帶著反叛的精神,他們成功的推翻了德甲的傳統格局,也藐視了50+1政策的存在??雌饋淼录坠俜綄λ麄冇悬c無可奈何,這也讓本就反對該政策的不少老板們,很是氣憤。

矛盾是尖銳的,幾乎是不可調和的??纯幢据啺萑屎投嗵胤劢z們打出的標語,就知道雙方到底在爭什么:“與贊助商交易,DFL(德甲)官員要收多少的好處”、“對商業有利、對良心有害”、“沙特資本在走德甲的后門”、“足球是球迷的,沒有人能夠拿走它”。很顯然,矛盾的根本焦點就在擁有權、話語權、和經營權方面。

德國經濟向來是歐洲的優等生,在過去50+1政策遭遇到財政阻力時,俱樂部大可和粉絲們商討下,漲漲票價好不好的、多買些周邊好不好的?大體上,問題都能緩解??墒?,到了二十一世紀特別是第二個十年來,曼城、切爾西、巴黎的崛起帶動了大規模的軍備競賽,這些土豪開啟的投資計劃,可不是“多幾個觀眾、和多賣幾件球衣”能回來的錢。因此,俱樂部必然會思考,我們該怎么辦呢

此時,俱樂部和50+1政策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恰好,有沙特商人的加入,給了他們答案:不用考慮了,把俱樂部掌控權分給我們一些,我們的財團會助你買下巨星。

同樣的,支持俱樂部多年的球迷,則感覺自己遭到了“背叛”。我的爺爺、爸爸都是俱樂部的會員,我每周日都帶著兒子去現場看比賽。足球是社區生活與生命中一部分,你說想要走就要走?絕無可能。阿拉伯人來了,我們的比賽場是不是要改名為酋長部落?美國人來了,是不是從電視上收看轉播要貴一倍?

此時,球迷和50+1政策的緊密聯系就凸顯出來。他們必然會認為這是保護自己的根本,如果沒有,德國足球必會衰亡。

會走向何方

目前來看,很難用“對”與“錯”來分別球迷群體和俱樂部方,且大部分的從業者受限于自身職業的敏感性,暫時也沒有發表態度。這估計會讓抗議持續下去,不過德甲官方的默許就是態度,他們沒有對大眾解釋太多,還在積極推廣自己的新政。

本賽季,德甲出現了巨大的不同,拜仁慕尼黑在買入凱恩后實力大增,卻被勒沃庫森壓在了身下。很顯然,哈維-阿隆索的隊伍有極大的奪冠可能,且他們可能會創造不敗奪冠的神話。畢竟,之后幾輪的對手實力一般,只要他們保持自己的狀態,這并非不可能。要知道,勒沃庫森可是和這個政策相反的“例子”,這么多年來,拜耳集團和員工利益的融合,讓他們開啟了自己的模式,和50+1不是同道中人。

這也可算是給其他中小俱樂部帶來了“希望”,想要擺脫拜仁的“制約”,似乎必須要走上“新的道路”。在采訪中,哈維-阿隆索就此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作為未來名帥的希望之星,他的發言也確實很有水平。阿隆索對記者十分堅定的說到:我們必須保持傳統,可也要發展愿景。如果只是原地踏步,想追上優秀的隊伍,真的很難

相關閱讀:德甲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RB萊比錫勒沃庫森深度其他足球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在线,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欧美一区综合,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