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體:海港新賽季進攻套路追求立體化,更多輪換優化年齡結構

  • 發布于:2024-03-01 12:00:16
  • 來源:藍鯨體育

3月1日訊 《東方體育日報》撰文分析海港新賽季前景,該文表示海港新賽季將通過更多輪換來優化年齡結構。

東體首先總結了海港上賽季的打法,海港是上個賽季聯賽中唯一進球超過60粒的球隊,雖然外界對于哈維爾的執教詬病不少,但至少從全隊展現出的狀態和最后的成績來看,這個冠軍仍然名副其實。

哈維爾麾下的海港踢得不可謂不激進,除客場對陣申花時相對回撤立足反擊外,其他幾乎所有比賽防線位置都前提得相當靠上。與此同時,在兩名邊后衛或邊翼衛的使用上,最初的呂文君也有內收參與進攻的想法,不過對比穆斯卡特對后場出球體系的改造,海港去年在這一環節并不能算成功。

回到本賽季,穆斯卡特對于邊后衛內收后的作用有了不同使用方法,以超級杯對李帥的使用為例,類似的內收極大程度上為海港中后場進攻組織建立了立體化的框架。而如果另一側的王燊超內收,那么李帥也可以回到邊路參與原先的本職工作。在這方面,海港目前有了雛形,但仍需要不斷打磨熟練。

當然,與申花一戰中,海港在兩方面有一定缺失,比如由于缺少正印中鋒,球隊幾乎很少會通過邊路傳中去制造威脅,球隊還給人造成空間利用不夠的感覺,這些或許是值得總結的地方。

邀請穆斯卡特執教,除了更為激進和整體化的技戰術打法外,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通過更多的人員輪換來保持球隊在場上的活力與強度。以超級杯為例,如果古斯塔沃沒有受傷,那么武磊大概率就會去到邊鋒位置,隨之而來的就是呂文君可能會作為替補席的后手。這樣的陣容更具立體性,替補陣容也會進一步厚實。

上賽季中,外界比較多的議論圍繞在海港主力框架平均年齡太大,這的確是不爭的事實。然而,下半賽季的頹勢一大部分原因在于隊伍缺少足夠的輪換,導致活力不足。當然即便如此,海港仍能提前奪冠,多少也體現出中超整體水準和后繼乏力的現狀。

對海港來說,優化年齡結構已是必需,球隊應該通過部分位置上的有效銜接,逐步達到理想效果。其中最主要的挑戰在于,避免因更新換代導致成績起伏過大。與申花一戰中,劉小龍和王振澳相繼出場,而楊世元、馮勁等也都獲得了亮相機會,穆斯卡特愿意通過更多的人員調整來促進球隊。

新賽季中超,海港會接連迎來中超、足協杯和亞冠的挑戰,而國際比賽日時,隊中不少國腳勢必會經歷世預賽的消耗,因此更多的輪換和競爭上崗肯定是必不可少。

對陣申花,此役海港收獲的也并非全是壞消息,甚至相比上個賽季,球隊在有些方面還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首先就是對于后場出球和推進的梳理能力,海港在超級杯上讓人看到了一些思路和不少成效。

海港的后場進攻組織,由門將顏駿凌直接參與,茹薩、李昂、張琳芃和徐新等人在各自位置上游走接應,但事實上,后腰與兩名邊后衛之間的位置有時經常會發生轉移乃至互換,比如李帥就經常會去到后腰位置上負責轉移,而王燊超在兩名中衛受到壓迫的情況下會成為在邊路的又一接應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茹薩加盟后,海港隊在左半邊擁有了李昂、李帥和茹薩三名左腳將。海港通過建立后場多人接應體系,形成了在面對高位逼搶時對球權轉移的人數優勢,而即便在推進過程中不慎失誤被斷,也能通過這樣的人數優勢去就地反搶。

來到海港后,穆斯卡特始終強調要把新的戰術理念灌輸給球隊,超級杯一戰,海港看似多次被對手的幾名外援沖擊得比較狼狽,但其實一直在堅持自己全新的體系和打法。至于球隊進攻選擇不堅決,究其原因,一方面和關鍵位置的人員缺失有關,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球隊在這個環節仍需要不斷磨合加強,并且在身體狀況的比拼上,海港也有提升的空間。

首輪對陣三鎮,好消息是蔣光太已經從本周中投入到訓練,他的復出無疑將極大提升球隊后防在應對對方沖擊時的能力。除蔣光太外,剛剛到隊不久的巴西外援奇塔迪尼也參加了賽前最后一練,他有較大概率進入到比賽名單。不過,古斯塔沃和李圣龍可能無法趕上,第二輪比賽或許是更現實的目標。

相關閱讀:足球中超中國足球上海海港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在线,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欧美一区综合,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