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平:和日本相比我們確實在青少年的培養方面落后了一些

  • 發布于:2024-03-01 15:08:01
  • 來源:藍鯨體育

3月1日訊 今天,東方體育日報記者薛思佳在社媒上分享了他近日對上海男籃總教練李秋平的采訪,李指導在采訪中談到了多個話題。

談上海男籃青訓現狀:

上海目前在青訓方面的重視程度很高,投入也很大。以前我們三個年齡梯隊也都有,但投入很少。因為青少年選材培養這塊,人才競爭是很激烈的,以前我們基本上是沒什么優勢的。其實找人就是買人,好的苗子就要花很多錢,誰錢多就能挖到好苗子。

談冠苗杯舉辦的初衷:

這個比賽主要是為了拓寬我們的選材面,到國內的多個省市去進行海選。我們的教練有機會也會到各個賽區去考察,看看有沒有好的苗子。如果有好的隊員,我們會讓他去梯隊進行試訓,成為我們球隊的后備力量人才。

談與上海多所學校合作共建:

學籍,包括一線優秀運動員的落戶問題,對于我們招生能起到很好的推動和幫助作用。學籍問題的解決,很大程度上讓外來的學生和家長少了很多后顧之憂。因為青訓的淘汰率是很高的,一旦沒有進入職業隊,那至少可以憑借個不錯的文憑在社會上找其他工作。所以我們現在也是盡可能地為優秀的苗子。提供學籍,這實際上是非常稀缺的優質教育資源,也是希望助推上海男籃青訓的進一步發展。

談一線隊年輕球員:

一線隊現在年輕球員多,競爭激烈,這對于隊伍而言是一件好事情。機會平等,大家競爭上崗??赡荜戧懤m續老隊員會越來越少,就看誰能抓住機會了。雖然他們經驗方面欠缺一些,但拼勁、沖勁很足。他們不僅僅需要在聯賽的舞臺上去競爭,更需要在內部脫穎而出。

談上海本土職業球員稀缺:

其實上海有不少好的苗子,我們去少體校走訪,發現訓練質量各方面都很不錯,但往往越到后面,上海籍的運動員就越來越少。事實上,這樣的情況不僅僅發生在上海,北京、廣州這樣的大城市都有這樣的問題。大部分上海籍運動員從小參加籃球專項化訓練,往往是為了加分讀大學,而不是為了走職業這條路。上海市的籃球運動普及程度很高,青少年參與度也很高,但他們不愿意走到職業化道路中。我們的少體校、初高中花了大量的精力、財力去培養他們,最后都去讀大學了,這的確是困擾上?;@球的一個問題??赡苡械暮⒆酉氪駽BA,但家長不允許,他們考慮得更多,出發點也不同,畢竟職業體育淘汰率比較高,還是讀書更加保險一些。

談青年隊聘請外教:

因為現在處于賽季中期,所以交流溝通的機會還不多,但從反饋情況來說還不錯。我們希望利用他的經驗,幫助年輕球員,以及年輕教練員得到提高和成長。因為現在我們的梯隊主教練都比較年輕,他來了之后能夠協助一同完成訓練計劃、戰術演練等多方面的工作,起到一個傳幫帶的作用。

談曾經的弟子走向教練崗位:

我們平時溝通交流都比較多,因為互相之間都很了解。現在青訓成績這么好,離不開他們的付出和努力,其實基層教練的工作很辛苦,但從成績方面來說,他們這幾年扎根青訓的工作和成績都是相當不錯的。

談明日之星爭冠賽:

因為現在青少年的比賽還是比較少,每年除了一個青年聯賽之外就幾乎沒有了。去年舉辦了明日之星之后,各方面的反響和效果都不錯。所以今年我們計劃要擴大整體的賽事規模,目的還是為了讓更多的隊員得到鍛煉,開拓自己的眼界。像去年大部分隊員都是第一次和國外球隊進行切磋,由此在意識到差距之后,他們才能在訓練中更加努力地去提升自己。

談俱樂部青訓計劃:

俱樂部計劃在未來選送個別具備一定天賦的小將前往國外進行學習和訓練,打好基礎的同時,學習國外的先進籃球理念。青訓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八到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這需要耐心,更需要堅持。

談中日籃球差距:

前陣子,我們去日本觀看了B聯賽,走訪了一些日本的職業籃球俱樂部。和日本相比,我們確實在青少年的培養方面落后了一些。日本隊現階段能夠戰勝中國男籃,一方面源于對方歸化球員的加盟,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日本對于青少年籃球基本功的重視程度。追根溯源,還是訓練質量有差距,尤其是在青少年方面。我們現在的籃球青訓過于功利,都是為了出成績而出成績,不是以培養人為主,這樣的訓練導向造成了我們在訓練模式上的落后。

國內的部分青訓梯隊都是各掃門前雪,一切向成績靠攏看齊,球員后續怎么發展,能夠達到什么高度和他們沒有關系。因為少體校都有各自的任務和考核指標,每四年一次的省運會、市運會和學運會,都需要他們出成績。為了取得好的成績,小隊員的基本功訓練自然就少了,更多的時間花在了戰術訓練、體能訓練和力量訓練,這違背了籃球運動的發展規律,可以說是拔苗助長,這是我們慢慢落后的根本原因。孩子在什么年齡段應該多練技術,在什么年齡段開始練力量,這都是有規律的。不能為了成績,把其他的都忽略掉。如果這個問題不得到解決,那未來我們可能會落后更多。

相關閱讀:籃球CBA中國籃球上海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在线,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欧美一区综合,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