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討論常規賽MVP時,我們在討論什么

  • 發布于:2024-03-13 18:00:54
  • 來源:藍鯨體育
關于MVP的價值和意義,2017年庫里說過段很有意思的話。此前他剛蟬聯了常規賽MVP,包括2015-16季全票當選,勇士73勝,然后決賽輸給騎士。他是最有資格討論這事的人吧?

庫里在2017年4月說:賽季一開始,他就念叨過,不想沖常規賽74勝?!安恢档?,真的,不值得。你只是需要回到總決賽而已?!?/span>

他說賽季很長,有些太長了。“哪天醒過來,想到不用去應付晚上七點半的跳球,這感覺真是好。身體上,能休息一下真棒。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精神上為每場比賽做準備特別費事,所以多24個小時休息,是真好?!?/span>

他說他看懂了MVP,“一切都和劇情有關。每年12月,誰贏球多表現好,誰就是熱門;如果你每年12月不在熱門名單里,就麻煩了。比如小托馬斯,他帶著球隊爭奪東部第一呢,但去年12月他不是個MVP熱門,所以對他而言,要跟威少和哈登這樣一開始就領先的競爭,就很難了。對我而言,去年和前年也是。”

總括就是:MVP的確和媒體風向有關,話題和劇情很重要。

這也可以解釋許多事:比如1997喬丹69勝卻沒能蟬聯MVP,比如勒布朗蟬聯兩屆MVP后,2011年個人數據全面領先卻輸給帶隊62勝的羅斯,比如納什2005和2006兩個常規賽MVP,下一季打出三年來最佳表現,但常規賽MVP選票反不如從前。

但庫里的這段話也很值得玩味:“身體上,能休息一下真棒。”

常規賽MVP,消耗非常大。庫里2016-17季放棄了沖常規賽MVP,來為總決賽留力。那是他更在乎冠軍。

類似的,約基奇上季后半段留力,然后拿了2023冠軍;萊納德出了名的傷病負荷慣例,然后拿了2019冠軍。

但如果有人常規賽MVP和總冠軍都包攬呢?他們為啥不需要常規賽留力?

比如伯德的1984和1986?

比如摩西的1983?

比如魔術師的1987?

比如大夢的1994?

比如鯊魚的2000?

比如鄧肯的2003?

比如勒布朗的2012和2013?

比如喬丹1991、1993、1996和1998?——為什么喬丹就可以有四個賽季的全包攬?

超級巨星當然得討論戒指,但超級巨星有準入證。

只論戒指,費舍爾和霍里有話說,薩姆·瓊斯更是十個冠軍。

只論總決賽MVP,則總決賽MVP有相當大偶然性,有許多非球隊大當家。比如1976的懷特,比如1981的麥斯威爾,比如1988的沃西,比如2007的帕克,比如2015的伊戈達拉。

而常規賽MVP,是最基本的巨星準入證——總決賽MVP說事兒時,先拿常規賽MVP作為驗資吧。

兩個以上常規賽MVP的:天勾、揚尼斯、伯德、張伯倫、庫里、鄧肯、勒布朗、魔術師、約基奇、喬丹、郵差、摩西、納什、拉塞爾——哪個不是巨星?

三個以上常規賽MVP:天勾、伯德、張伯倫、勒布朗、魔術師、喬丹、摩西、拉塞爾——哪個沒有總決賽MVP?

兩個常規賽MVP基本是時代一霸。三個常規賽MVP的基本都有屬于自己的時代。

最后,我是不太建議用常規賽MVP個數來討論高低的——鯊魚和羅斯都只有一個常規賽MVP,但他倆常規賽的累積表現,天差地遠。

伯德和摩西各三個常規賽MVP,但摩西的年度常規賽MVP選票排名:6、1、9、4、1、1、10、3、10、10、13。

伯德的年度常規賽MVP選票排名:4、2、2、2、1、1、1、3、2、10、9、14。即,伯德的三連MVP前,已經有連續三年排老二了;三連MVP后又是一年第三(前面是魔術師和喬丹)一年第二(前面是喬丹)。

伯德的三個,比摩西的三個霸氣太多了。

所以我一直建議,用mvp awards shares,即MVP的累積投票,來算球員的常規賽表現。

比如一個常規賽MVP的科比,論累積MVP選票,甚至高過三個常規賽MVP的摩西。

沒有MVP的韋斯特,累積選票高過有MVP的德克和麥卡杜。

按照常規賽MVP選票累積來計算,史上前十一包括:

勒布朗、喬丹、天勾、伯德、魔術師、拉塞爾、鯊魚、郵差、鄧肯、科比、張伯倫。

除了郵差少了總冠軍外,其他的名字,似乎也挺符合一向我們習慣的排位吧?

如果這個靠譜,那大概可以證明:常規賽MVP也許某一兩年結果不盡如人意,但綜合多年的選票看,還是挺說明問題的吧?

反過來:如果連常規賽MVP累積選票都不夠多的話,怎么能證明戒指和總決賽MVP不是蹭的呢?

相關閱讀:籃球NBA東部公牛轉載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在线,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欧美一区综合,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