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賽季,讓建隊核心的事情有個結果

  • 發布于:2023-10-20 06:01:35
  • 來源:藍鯨體育
火箭可能是所有重建隊里,問題最單純的一支:

他們還不知道誰是自己的SGA或者文班亞馬。

其實火箭重建這一路上,入手的年輕人都挺有特點的,并且這些人的特點拼湊到一塊,剛好是一副完整球隊的合影:

杰倫·格林,能飆分的后場主攻手;

申京,內線戰術核心,能個人主攻,也能跟格林打戰術配合;

小波特,具有一定開發能力的高控衛,理論上能彌補一些格林缺失的功能性;

小賈巴里·史密斯,體型、機動性、三分兼備的現代化內線,補充申京缺陷,為火箭兩個進攻型核心拉開空間和擦屁股;

加魯巴,在努力開發投射的策應型防守向小球內線,技術特點同樣能彌補一些格林、申京的缺陷;

伊森,小數據拉滿的工兵型鋒線;

小肯揚·馬丁,能量炸裂的集錦型鋒線;

泰泰·華盛頓和克里斯托弗,替補控衛和替補砍分手。

如果火箭這些年輕人都打出來了,那么,一支現代化球隊需要的功能性幾乎應有盡有了。我在前兩年寫火箭前瞻時,大概是這么評價的:

格林+申京+波特,三人提供了火箭進攻發起的主要內容,是火箭重建的核心(21年夏天);

小賈巴里·史密斯提供稀缺的小球內線功能,跟伊森一起是火箭核心團隊完美補充(22年夏天)。

人員搭建上,火箭這2~3年沒什么大問題。

但人員成長是另一回事。

塞拉斯沒有把隊伍帶起來,火箭胡打了兩年,擺爛的形勢沒有好轉的跡象。火箭不是一支甘于躺平到自然醒的球隊,年輕人一直輸球會挫敗信心,23-24賽季的首輪簽又受限于雷霆,這些因素都使得火箭的時間線變得緊張起來。管理層在今年夏天做了一波大清洗,除了弄來烏度卡執教,利用薪資空間和各種花式操作,搞來了范弗利特、狄龍、蘭代爾、杰夫·格林等相對成熟的老將,贏球的決心已經藏不住了。

吸納老將也就意味著年輕人獲得的機會減少。低順位的幾個新秀,克里斯托弗、泰泰·華盛頓、馬丁、加魯巴,全部出局。場上表現未達預期,場外負面消息又不斷的小波特,也終于被送走了。管理層當時給他的這份合同大部分都是非保障的,可算為這一天早留了一手。

可以說,火箭今夏的操作基本等于宣布了,“全自研”的重建方案基本告一段落,火箭還是轉向了選秀+引入老將結合的道路——沒什么毛病,正常重建本也該是這個思路。而重建過程中產出一些“廢料”,也是必然付出的成本,隔壁雷霆,同樣會有大把年輕人打不出來。

問題就是,成功重建的球隊,劇本一般是這樣的:

通過高順位選秀,先確認1~2個必然能打出來的核心球員;

通過其他選秀,盡量多的圍繞核心球員構建團隊;

通過剩余選秀權、薪資空間等方式,補充選秀沒有獲得的拼圖類型或者第二、第三核心,進而讓團隊趨于完整。

火箭現在最擔心的地方顯然是,作為核心的年輕人未來前景不明。

杰倫·格林擁有可觀的沖擊威脅和隨處拔起開發跳投的能力,確實讓他有成為大量消化球權砍分手的潛質?;鸺龑λ钠诖团囵B方向,也應該是球隊第一主攻手。平時你會覺得格林得分效率低下,又缺少帶動球隊的能力,但是他不打的兩場季前賽,特別是對馬刺的第二場,火箭進攻場面之便秘是非常明顯的。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格林“能把球投出去”這個能力有多大的價值。

但是,現今聯盟進攻水平太高了,純產量型打法的球星,想要成為比賽影響力夠大的球員,對他們的效率要求就是非常高的。杰倫·格林不是一個閱讀比賽能力很強的球員,沒辦法結合出球、精細的運控技術和終結手感,來打出突分帶動全隊的效果,同時他又不是一個精英級的跳投手。他的罰球命中率不到80%,三分一般,中距離更一般。聯盟里有類似特點的球星是愛德華茲,但華子更強壯,也幾乎每一方面都比格林高效,比如,對抗下的終結更穩定、三分更準。并且,華子有攻防兩開花的潛質,而格林的防守被詬病得更多。

所以,都是走純得分手的路線,對格林得分效率要求甚至還要高于華子。華子生涯第三個賽季場均拿到24.6分,真實命中率56.4%,放在當今聯盟的各大主攻手之中,說實話,其實是不能看的。只不過對另一個華子來說,美國本土年輕球星矬子里拔大個,華子還是這一輩比較優秀的一個。

對格林第三個賽季的產效下限要求就是這兩個數字,如果完不成,對他的未來發展就只能悲觀看待。

申京的情況是,他切“近戰”或者“遠程”打法,都有一項能力上瓶頸。

我認為申京的背身技術在剛進入聯盟時就已經很驚艷了。他的對抗不夠強,但是他對于對抗的“理解”卻很到位,背身持球發力的時候非常會找“點”,所以他能在體型、對抗在NBA級別都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打出一定的侵略性。

但是,靠“巧勁兒”打球是有極限的,對手一旦有了針對性的研究,低位壓力瞬間飆升。薩博尼斯是申京目前追趕的頭號目標,雖然小薩在季后賽沖籃下的表現一言難盡,但客觀地說,小薩下盤是比申京扎實的,卡位、頂人終結的能力更強。

其實,不只是申京低位不好打,聯盟里靠終結而不是后仰打低位的內線,連續靠這種方式上分都是很難的。高位參與擋拆戰術,當然是大個子更多的選擇,申京在高位做掩護、手遞手策應球本也是他重要的比賽內容。但去高位參與戰術就必須有一個能力夠強的隊友跟他配合。申京長了一張投籃精準的臉,但他的跳投能力是完全不夠的,不要說三分球,他在中遠距離的運動戰跳投威脅也不夠。這方面甚至還不如小薩和阿德巴約,而那兩位能在高位策應球的中鋒,他們也會被放掉中遠距離投籃,需要赫爾特、鄧羅這些射手圍繞他們的手遞手掩護來創造威脅——火箭有這個級別的射手嗎?

能給申京最大幫助的球員是范弗利特,因為范弗利特是火箭持球投三分威脅最大的球員。但是,如果火箭的第一發起點是范弗利特,你對火箭的成長性還會有什么期待?

火箭最想看的當然是申京跟格林形成化學反應,兩人能打擋拆,還能變化角色,一個策應發牌做手遞手,一個無球走位反跑內外切。最理想的情況是,這對二人轉能合體打造火箭的第一進攻起手式。

這應該還在計劃之中——但時間已經非常緊迫了。

新秀看三年,第三個賽季就是兩人交出準畢業答卷的時候,他們要證明他們可以成為火箭的基石,頭兩號主攻手,帶起全隊。

如果不行,火箭要抓緊轉向。

火箭確實有轉向的能力,他們今年拿到了阿門·湯普森和惠特莫爾兩個高天賦新秀,兩人都有開發進攻的潛力。但圍繞這兩人建隊,跟現在的思路會有一些不同。他們都是持球型打法,一個投射起點太低,打擋拆必然被大量繞防,另一個比起跟中鋒配合,會更喜歡有人拉開空間,兩人都不會喜歡沒射程的低位中鋒,也不會喜歡另一個大量消化球權的外線搭檔。

另外,火箭新賽季團隊層面的目標,應該是做好防守。火箭是有一堆素質不錯的防守人的,范弗利特和狄龍都是各自位置久經考驗的防守者,史密斯、伊森、泰特搞防守的本錢是溢出的,湯普森和惠特莫爾先在防守端發光也是完全不出預料的事情。蘭代爾、阿隆·霍樂迪、布洛克這些人的防守都不差。在烏度卡的指導下,給火箭定一個防守兩步走的目標是不過分的:

第一步,把防守效率提升到聯盟中游;

第二步,爭取成為聯盟防守前10的球隊。

火箭的核心輪換里,只有兩個球員的防守風評是比較負面的,剛好就是他們可能主打的兩個進攻發起點——申京格林。一個受限于身體條件,一個沒有優秀的防守意識。如果他們不能在進攻端carry起來,同時又拉低了球隊的防守上限,氣氛就會比較尷尬。

格林和申京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三年級了,必須拿出點像樣的成果。縱觀聯盟近些年的高順位新秀,在三年級的時候大多已經支棱起來了。三年級要是還不行,就得考慮一下這樣的新秀是不是真的能成為核心向球員。

23-24賽季之于火箭至關重要,他們夏天的一系列運作都表明了擺脫泥潭的決心。但相比于成績起飛、不讓雷霆喜提高順位選秀權,更重要的還是這兩件事:

讓建隊核心的事情有個結果。格林和申京通過大考也好,湯普森和惠特莫爾新人上位也罷,或者,小史密斯把“大號3D”的帽子一甩不裝了,反正火箭需要確定有一員上將未來可入全明星。對重建球隊來說,這是最最最最要緊的事情;

另一件事情就是建立起向上的團隊文化,力爭成為防守有點東西的球隊,球員們找到目標感。

這兩件事能解決,也就對得起火箭這個夏天的折騰了。

相關閱讀:NBA籃球西部火箭杰倫-格林范弗里特轉載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在线,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欧美一区综合,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