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女足教練更該走出去更新理念,奧預賽對海外球員使用有問題

  • 發布于:2023-11-03 12:00:29
  • 來源:藍鯨體育

11月3日訊 《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撰文談到了中國女足的表現,該文表示,女足教練更應該走出去,更新自己的足球理念和認知。

中韓賽后有記者提問海外球員眾多是否影響了球隊的整體磨合?這樣的提問其實有為主教練“開脫”的味道,因為任何球隊都需要面臨同樣的問題,日本男足如今擁有多少海外球員?而同期出戰奧預賽的日本女足有超過10名海外球員,但現實是:海外球員數量越多的球隊,整體實力相對更高。

這其實引申出來另一個問題,即越來越多的球員留洋時,教練團隊是否也需要更新自己的技戰術理念、是否能夠和海外球員學到的東西相匹配?我們的教練員是否也需要更多地走出去?

此次奧預賽在沈夢露的使用問題上,充分暴露出教練組還是抱著過去對她固有的印象,而沒有更多關注她在俱樂部的表現,因此不愿意給更多的機會?;蛟S“不符合自己的技戰術指導思想”可以解釋緣何不重用沈夢露,但外人自然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凱爾特人主帥非要安排沈夢露出任主力?

水慶霞曾表示,對海外球員的狀態、時差適應情況有所擔憂,這確實是客觀存在的問題,但最晚歸隊的吳澄舒能首戰首發朝鮮,而其他球員只能打替補。而吳澄舒的表現不敢恭維,如果她能像唐佳麗或王霜那樣屢屢為球隊立下戰功,倒也無可厚非,問題恰恰是沒有,所以才會引起外界非議。

再譬如,這支中國女足只剩下張琳艷這樣一位有一對一能力的球員了,一個比較理想的做法是讓張琳艷盡可能靠進禁區,還可以爭取點球機會。但實戰的情況是中國女足這次奧預賽很少出現有球員在對方禁區內帶球過人、一對一突破的鏡頭,自然也就很難以獲得點球的機會。

另一方面,被安排在左路的張琳艷有很多上下來回奔跑,拿球基本都是在中線過后,當帶球靠近對方禁區需要更進一步時,她的體能幾乎耗盡。而在對陣韓國女足的比賽中,寧愿將烏日古木拉換下,也不愿意換上邊路好手,將張琳艷拉到中路去發揮更大作用。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王霜,王霜在中國女足踢得最好的時候恐怕是在布魯諾麾下,布魯諾給了她足夠空間和自由。自那以后,王霜再也沒有了布魯諾時代的發揮。如何將王霜的作用最大化?作為主教練的水慶霞思考過這樣的問題么?

再舉一個例子,沈夢雨這次重新回歸中前衛位置,逐漸開始找到感覺,但她踢著踢著又被要求到邊路,可問題是她始終沒有展現最高水平,甚至趕不上她在俱樂部的表現。為什么?恐怕同樣還是如何使用的問題。

如今中國女足至少有10名球員在海外踢球,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坦率地說即便是歐洲二流的女足聯賽,對抗節奏和強度也要高于國內女超聯賽。在這種情況下,更好地利用海外力量是一個異常重要的課題。如果沒有統一的技戰術理念,沒有針對性的訓練,哪怕搞長期集訓也不可能有好的磨合。

說到底,海外球員的發揮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首先需要反思的不是隊員不行,而該是教練組先反思,需要更新自己的技戰術理念、升級足球認知。需要走出去的不止是球員,而更應該是我們的教練。

(Luca)

相關閱讀:足球中國女足中國足球中超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在线,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欧美一区综合,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