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葳觸底反彈的邏輯是

  • 發布于:2023-11-13 21:08:46
  • 來源:藍鯨體育
編者注:本賽季我們計劃每周針對一個CBA球員做一期人物觀察,目前已經做了的有:

陳國豪的極限,到底在哪里?

楊瀚森觀察:不拱低位?我看行

接下來大家如果有什么想看的,可以在留言區和我們互動~~

*****

賽季前兩場,林葳一共出手出手41次僅得到35分,命中率低達29%,除了哐哐打鐵看不到什么比賽影響力,幾乎成為球隊的拖累。

當時很多人都對林葳的表現不滿,認為他不進反退,今夏的特訓“毫無卵用”,看衰之聲四起。

不過在這之后,林葳和南京隊經過調整很快找回狀態,最近四場比賽,林葳場均25.5分,命中率高達55%,甚至在一些場次取代布萊克尼,成為了球隊的第一外線大腿。

那這個反彈是如何實現的?林葳又為什么會在賽季初陷入麻煩呢?

undefined

*****

要說到林葳的表現變化,就不得不說南京隊的輪換安排和給林葳的角色定位。

上賽季,菜鳥林葳一飛沖天,當時我們曾針對他的表現做過一期解析。很明顯,作為一個技術上明顯不成熟,同時又有明顯長處的年輕球員,林葳在上賽季更多被當做球隊的補充火力使用,他進攻端更多是被當做一個非持球小炮臺用,并不太多介入處理球任務。而在防守端,他一對一能力相對好一些(加上同曦沒有足尺寸的鋒線防守人)所以經常被安排盯防外援,但整體防守尚未開竅,無球端經常出錯。

undefined

今年夏天,林葳先是打了一系列U21的國際國內比賽,隨后被南京隊送到塞爾維亞進行特訓,當時西熱力江指導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林葳未來會逐漸向一號位改造。而回國之后,南京隊又從美國請了訓練師給林葳做進一步加強。

最終整個夏天結束,林葳增加了4公斤肌肉,當時林葳被一些網友調侃為“身材趙?;?。

undefined

而這種變化,很快就體現在了球場上,最明顯的就是控運方面。

本賽季開季以來,西熱指導給了林葳更重的戰術角色,他開始真的像一個后衛一樣開始在場上持球打擋拆叫戰術了 ,這一點在數據上體現也很明顯,林葳本賽季的回合使用率從上賽季的21.2%提高到27.3%,而這上漲的部分屬于新增的持球內容。

undefined

比賽中很多情況存在中間態,你很難完全清晰界定一個運了一兩次就出手的球到底算無球還是持球進攻,不過策動擋拆是一個鮮明的區分標尺,而從統計(手動統計)中我們可以看到,擋拆已經是林葳目前進攻手段里占比頗多的一項。

比起從前傾向于無球得分,本賽季的林葳開始有了更多屬于持球攻擊手的比賽內容——比如持球突破,持球打的中距離投籃,以及操持了更多擋拆回合。

從無球攻擊手轉型到持球攻擊點,這是林葳新賽季變化的底色。而在這個大前提之下,林葳也經歷了一個從生疏到逐漸上手的適應過程。

前4輪比賽,林葳持球攻的效果不算理想。前4輪他總共發起了32次擋拆,其中打出得分或制造殺傷的只有7次,平均每場策動8次擋拆,每次擋拆打成的概率是21.87%。

但經過第5輪對陣浙江作壁上觀之后,林葳發起擋拆的數量和效率都明顯有了提升。他4場比賽打了32次擋拆,平均每場也是策動8次,但每次擋拆打成的概率提升至40.62%。這一方面也許是第5輪坐冷板凳觀察比賽的經歷,讓他有更好的視角去理解在場上怎么扮演組織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則是南京隊也調整了對林葳的輪換順序,把他置于一個更適宜發揮的配置之中。

undefined

前4輪比賽,林葳大多數時候是和法爾一起替補登場,并且和法爾搭檔的頻率也更多一些。

不難理解西熱指導為什么一開始要這樣搭配,按照理想化的設想:讓林葳去替補帶第二陣容混搭法爾,一方面可以給林葳更多的球員和施展空間,另一方面也能保證球隊火力均勻(南京整體天賦并不算高),不至于第二陣容直接被人打崩。

但現實和預期的差別是,掩護質量差且腿腳慢的法爾不是去年的阿丘爾,他和林葳的擋拆效果奇差。

undefined

法爾通常擋不住人,只能假擋

undefined

法爾切入有點慢,而且只能往里走,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出球路線

undefined

和法爾擋拆,自己終結比傳球更合適

而且,林葳統領全隊的能力也沒那么強,如果他和法爾形成不了配合,反過來亦變相增添了林葳處理球的壓力,形成負面循環,效果自然不會理想。

undefined

法爾根本沒擋上人...

undefined

這個掩護和沒做一樣...只能頂著防守硬上

undefined

法爾還是沒擋到人,但林葳靠著一瞬間的空間強行攻擊補救回來

undefined

法爾過于細長,擋拆空間小,林葳更多時候只能硬解

所以自從第6輪開始,西熱推翻了林葳+法爾的配置,轉而把林葳調整為先發,放在布萊克尼身邊。

undefined

相對于搭檔法爾,這個調整的思路顯然回到了上賽季——西熱顯然也意識到,讓林葳獨自一人成為場上的攻擊核心扛所有的壓力是不合適的,球隊需要改善他的出手環境,而小外援雖然不一定能直接和林葳形成配合,但有他在對方就不會把防守重心全壓在林葳身上,林葳能打的輕松一點。

undefined

揭幕戰就有布萊克尼突分,林葳底角埋伏的設置

undefined

第二輪打青島,布萊克尼吸引防守,助攻底角林葳

undefined

第6輪,熟悉的套路

undefined

第7輪,開始有林葳組織找布萊克尼的鏡頭

undefined

當布萊克尼受阻時,林葳接過了強攻的角色

undefined

第8輪,甚至和布萊克尼在打擋拆

undefined

第9輪對陣廣東,布萊克尼被對方嚴防,林葳作為第2點打活進攻

顯然,這個安排盤活了林葳的進攻,南京是個整體實力偏弱的隊伍,他們的個體能力和戰術素養不算強,不要指望他們能像老牌強隊那樣執行有力,所以兩個有威脅的攻擊點搭配,效果可能會比1組織點+1得分點更理想(所以王嵐嵚也順應改打替補)。

第7輪對陣北京隊第4節發生的事情足以論證以上的邏輯。在布萊克尼連續得分之后,北京隊開始夾擊封鎖布萊克尼,布萊克尼隨之啞火,而林葳此時無縫接過得分重任,連續用一對一幫助南京隊止血。

這一節,林葳在比他大一號的曾凡博和張才仁面前打出了開季以來最好的進攻表現,他整節6投4中,其中包含4中4連得9分接管比賽的激情演出。

undefined

布萊克尼拉開確保沒人刷卡協防

undefined

布萊克尼被夾擊后出球代開防守人,關鍵時刻小打大曾凡博成功

undefined

林葳打順了以后,開始弧頂單挑,隊友四下拉開,看他生吃張才仁

同時,林葳與布萊克尼搭配,也意味著在場上的內線大多是曾繁日而不是法爾。而曾繁日能夠有效通過掩護為持球人擋出空間,也讓林葳在持球策動時有了更多的支持。

undefined

這球林葳先是通過和阿日的擋拆攪亂防守,才得以助攻籃下的法爾

undefined

阿日除了能擋,也能快速往籃下順

undefined

甚至會假擋拆往里走突破扣籃了……

在某些時段,林葳還會作為組織后衛出現在場上(尤其是對四川隊的二番戰),充當開場起手的組織點,讓布萊克尼繞無球接球攻;當布萊克尼和王嵐嵚不在的時候,林葳也會被推到組織者的角色上。

undefined

指揮隊友跑位+像小外援一樣終結進攻

undefined

這球能看出林葳閱讀比賽的能力,阿日接球的時候他已經示意底角空了

undefined

上賽季就有體現的快攻梳理球能力

undefined

推轉換找大對角,已經很熟練了

undefined

陣地戰也能傳出好球

undefined

這球有細節,林葳快下啟動時已經提前看到隊友跑位了

undefined

指揮布萊克尼壓底角,突破分球找到空位隊友

雖然第8輪對陣四川隊的最后,林葳因為一次策動擋拆失誤讓西熱指導憤怒將其摁在板凳上。但從比賽內容來看,林葳在承擔球權時并沒有什么會令人暴跳如雷的問題,只有19歲的他在這方面出乎意料的穩健。

undefined

這球失誤后被摁板凳,但打到現在這種失誤不超過5次

undefined

林葳明顯有些不爽了

林葳以同位置最高的回合使用率,打出同位置最好之一的失誤控制效率(8場比賽一共才7次失誤),這足以說明很多事情。

undefined

林葳處理球的選擇和判斷沒有問題,他是不會想象力過于豐富蠻干的,這也是他場均僅0.9失誤的由來(當然相對來說傳球創造性就差點意思了)。

undefined

本賽季最有想象力的一個傳球,可惜法爾沒放進去,罰球也2中0,沒算助攻

很多時候擋拆回合沒打成,無非是自己出空位了沒投進,或者隊友沒擋出空間和終結效率不夠看罷了——從這個角度來看,林葳的助攻數據還有很大潛力,前提是隊友要提升終結效率。

undefined

林葳和阿日的擋拆攪亂了防守,并且成功找到底角空位的隊友,林葳潛在助攻+1

undefined

林葳這球已經在夾擊中找到空位的劉東,可惜沒進,潛在助攻+2

undefined

這球也是找到空了的劉東,也是沒進,潛在助攻+3

undefined

這個大橫傳完全展現了林葳的視野,潛在助攻+4

undefined

林葳這個擋拆出球徹底創造出空間,制造了對方犯規,潛在助攻+5

經過8輪比賽的驗證,我們大概可以初步認定,林葳夏天的特訓是有效的,球隊對他使用的調整也是立竿見影的。

undefined

不過,這并不能說明林葳的升級已經大功告成。在林葳的使用方式上,南京隊還有不少問題沒有解出答案。

比如,讓他和布萊克尼搭檔雖然有效果,但布萊克尼和林葳的兼容性并沒有字面上顯示的那么融洽。布萊克尼本質上還是8成攻擊2成組織的強攻點,林葳和他搭配時本質上還是要掏出更多無球內容去輔佐布萊克尼,而不是鍛煉自己的持球攻擊本領(對陣北京第4節,如果不是布萊克尼無視紀律性非要強攻被換下,他和林葳打滿第4節的話也許就能一直摁住局勢,拿下比賽)。

誠然,無球攻擊原本就是林葳威力最大的武器。但“既要又要”對林葳會是個不小的考驗,要求一名19歲的年輕人在不同戰術角色之間搖擺且不出錯,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undefined

還有就是防守,南京隊的陣容結構過于偏科,后衛多得可以打麻將,前鋒人選卻捉襟見肘——這甚至不是本賽季就存在的問題,但卻一直沒解決。

假如把布萊克尼和林葳綁在一起,布萊克尼作為外援不太可能同時肩負攻堅和鎖死對方鋒線的任務,那么很多時候林葳要頂到小前鋒的位置,這無形之中就把林葳天然的尺寸劣勢至于對方的攻擊之下。

undefined

這種情況上賽季就有

undefined

回味一下上賽季這個被張鎮麟從弧頂推到低位的鏡頭

undefined

換成齊麟再來一次

而林葳的個人防守怎么說呢——如果任務足夠簡單,林葳一對一是能纏住對手打出不錯防守效果的,甚至很多時候他是南京隊糾纏小外援的第一人選(第二次對陣四川把高登防到23中8就是例子——當然主要原因還是球隊實在沒有其他人可用)。

undefined

能這樣頂防小外援的本土后衛不多

undefined

關鍵時刻生搶高登

undefined

逼出高登接球失誤

undefined

一對一纏繞生搶高登

undefined

破壞高登出球,打出反擊,不過最后這球傳的太難看了

但從防守整體來看,林葳依然不過關。這一方面是因為是他的身高臂展(身高191,臂展189)不支持他做好這些事情,更因為他在防守方面思路還“沒開竅”,防守韌性極差。

很多時候,林葳防守的判斷和經驗非常欠缺,一旦遇到對方采用復雜戰術針對他時,他很容易防守端宕機丟失防守人——這一點和上賽季幾乎一樣,可以說是毫無進步。

undefined

王睿澤內切后外繞,林葳愣神漏人被進三分

undefined

第一波掩護之后就在罰球線附近發呆散步,完全不知道在干啥,對方外援隨便逛

undefined

被人一步過以后原地定住發呆,防守韌性太差了

undefined

非要跳那一下,顯得很菜,也不做box-out,高登沒打進對方直接可以搶板

undefined

老問題,夾擊沒強度,完全是小老太太散步不知所措

undefined

吃完一波擋拆以后就呆了,不知道人在哪該干啥,最后漏掉了埃文斯

在我看來,南京隊想要用好林葳,不但要從個體的改造出發,也要在陣容配置上下功夫。

林葳的防守,絕無可能替人擦屁股,相反他更需要別人來幫他(有些時候南京隊已經在用聯防等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另外,隊友鄔挺嘉的防守進步也值得林葳參考)。

或許,一招一式都與林葳神似的NBA球員卡姆-托馬斯,可以給我們一些對林葳養成和使用的啟示。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上賽季的托馬斯雖然有過連續3場40+的得分表演,但漫長賽季的大部分時間還是被教練摁在板凳上,理由是——他只會自己得分,單防好但無球防守總是漏人,融入不了團隊體系。

這賽季的托馬斯坐穩了首發,一方面是他自己的形態有了些許變化,但更關鍵的是他身邊的西蒙斯、丁威迪、布里奇斯都能解決組織、防守的事情,讓他只要專注于得分就行了。

只是代入到南京隊,林葳身邊沒有這樣的資源。而且林葳夏天專注于提升傳控水準,似乎并沒有針對防守做太多的改善,當然技改有輕重緩急,這一點完全可以理解,只是再往下如果還不注意防守,林葳未來進國家隊的前景就要打問號了。

而且,林葳有時候還是會讓人覺得跑跳天賦不足......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雖然林葳天賦不及托馬斯,但成為CBA的人形自走炮并不是沒有可能。而且從林葳休賽期的體型變化,以及開季以來新增比賽內容的豐富程度,我們無需擔心小伙子的內在驅動力。

所以接下來,壓力都在南京隊身上了吧?

歡迎大家來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后廠村體工隊”看看,有更多NBA、CBA相關考古、評論和人物內容>>

相關閱讀:CBA中國籃球籃球NBA東部籃網同曦林葳新疆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在线,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欧美一区综合,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