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期不不不,現在,未來,他們都要

  • 發布于:2023-11-21 09:00:47
  • 來源:藍鯨體育
霍姆格倫用一記不真實的貼臉顏射三分,讓維金斯的“準絕殺”化作泡影。這是只有霍姆格倫這樣的球員可以完成的任務,馬爾卡寧嘗試復制這樣的奇跡,他很高但沒有霍姆格倫那么高,杜蘭特則是我們聊到出手點的話題時不能錯過的人物?;裟犯駛?、維金斯、馬爾卡寧、杜蘭特,都是頂級天賦,但頂級天賦與頂級天賦之間的差別,恰好詮釋了兩次壓哨嘗試的不同結果。

undefined

霍姆格倫是雷霆的答案,這件事在季前賽的時候就大約已經確定。即便如此,常規賽至今,他能去到如此高級別,仍舊大大超出了人們對一個事實上剛打NBA正式比賽的年輕人的期待。這是截止日2023年11月19日,BPM數據的排名:

undefined

霍姆格倫壓線進入聯盟前20,雷霆也因此成為了唯一擁有兩位BPM排在聯盟前20的西部球隊(為何榜單上沒有布克、濃眉?前者出場不夠,后者表現不足以進前20)。

新的雙王炸已經就位了嗎?

等待霍姆格倫的,當然還有傳說中“新秀墻”的挑戰。當聯盟各支球隊開始把他當做核心級別球員,做更充分的研究時,他需要適應一下新的強度級別。

但這可能不重要,霍姆格倫至今展示出的比賽內容,先不談伴隨進一步成熟的提升,就算在被針對后稍微還回去一些,他的定位和完成度也足以滿足雷霆的需求。

undefined

霍姆格倫有兩個特質,令人振奮:

第一個特質,他的投射表現看起來比大學時期更加可靠。在沒有打球這一年他也在悄悄進步,玩轉NBA的三分線。而相比于46%的三分命中率,霍姆格倫在罰球線上54中49,命中率高達90.7%,這一條可能更加逆天。

聯盟里不乏會投籃的大個子,但很多時候,我們講“這個大個子會投籃”,其實已經把默認的標準放低了。真正去到三分線外受尊重的大個子,在這個聯盟里仍然鳳毛棱角。由于三分命中率本身有巨大的隨機性,所以我們在看到一個大個子在某一段時間甚至某個賽季里投出致命外線準星時,最好不要提前開香檳。

罰球命中率或許更有機會代表一個球員的投籃基本功,也是一個年輕內線球員是否能開發射程的重要參考。我們必須要監視霍姆格倫在罰球線上的后續表現,如果這個準星是真實的,那么,霍姆格倫基本會預定致命空間點的待遇。

undefined

事實上,這件事已經在發生了。在勇士主場的一番戰,科爾用來對位霍姆格倫的選擇是湯普森、維金斯這兩個側翼,而不是中鋒。這種對位選擇認可了霍姆格倫作為空間點的威脅,也說明科爾并不希望霍姆格倫去扮演雷霆的頭號掩護人——他參與戰術的多變性是防守難以承受的。

這里我們又談到了霍姆格倫的第二個特質——不要被他88kg的體重所迷惑,他是個真正的中鋒。他去到近筐區域能很強硬地完成終結,也能走上罰球線,“大個子投手”只是他各種定位中的一個輔助選項。

霍姆格倫不畏懼對抗,有出色的結合球技術和多樣的籃下終結技巧,這些能力跟他的投射威脅綁在一塊,就成了攻擊常規五號位的不二利器。你不會甘心看他出手跳投,但撲防他的代價可能是放任他從身邊遛過直搗黃龍。如果你選擇換防,霍姆格倫也有吃掉小個的決心。

霍姆格倫絕不是那種站在三分線觀望,等待隊友做球的木樁型空間點。他會懲罰對位者的不專注,一旦對位者把精力花在協防上,他就可能從身后偷一次空切——雷霆有給他傳球的能力,而他又有極強的接球能力。

所以,防守方需要把霍姆格倫從一線拿掉。遣一員鋒線上將貼住他,而不是讓自己最好的協防球員,一邊兼顧持球人,一邊分精力在霍姆格倫身上。這個策略當然是有效果的,在勇士主場的一番戰,科爾的對位收獲是,霍姆格倫“僅”7中4拿下13分,他的存在感被盡量邊緣化。

那么,為何科爾在勇士主場的二番戰中,又改了頗有效果的對位,重新讓中鋒去防霍姆格倫了呢?對位修改的結果是,霍姆格倫全場砍下36分,成為了雷霆殺死勇士最重要的那道閃電。

原因是,雷霆這幾年積攢的陣容資本,已經初步地形成了一套進攻邏輯完善的體系,是有些考驗防守資源的。

undefined

什么是雷霆的體系?

其實在上個賽季,已經初現端倪:

進攻端,五外+多持球點,空間優化持球人主攻環境,持球人帶動空間,多點開花,相輔相成;

防守端,基于機動性、快速輪轉的小球防守,侵略性十足,帶動轉換進攻。

雷霆當時缺的是什么?

他們有N個站空間型內線的選擇,但沒有一人的綜合水平,真正符合他們攻防體系的要求。他們的油漆區保護全靠造帶球撞人,5號位進攻幾乎只有一手空位定點,而這個聯盟罕有靠純三分就能打死防守的中鋒。即便強如霍福德,季后賽投射失準也會讓凱爾特人陷入苦戰之中。

雷霆需要一個符合小球防守機動性要求,又能為他們提供籃筐保護的大個子。他們還需要這個大個子在進攻端多才多藝,不但可以延續雷霆空間感十足的五外站位,還能成為戰術的支點之一,跟他們的幾個外線持球手產生互動,并充分利用雷霆的空間環境與做球能力,用身高攻擊對面油漆區的防線。

防可四面掃蕩,小鎮唐勸退。

攻需內外兼修,莫布利嘆息。

這樣的要求,會不會,太高了?

雷霆并不慌,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有霍姆格倫。

霍姆格倫證明了,雷霆為什么選擇了這樣的體系——霍姆格倫是這套體系的最后一塊拼圖?

不不不,看起來,他更像是這套體系成立的前提。如果沒有他,我真不知道雷霆還需要多久才能尋覓到那個合適的答案——因為這種答案叫獨角獸。而獨角獸之所以是獨角獸,就是因為這種生物不是有眼光、有運作資本就能拿到的——這需要點緣分、機遇與運氣。

恰好,普總在這方面,可謂三花聚頂,五氣朝元。自摸MVP三連的男人,時運來了,擋也擋不住。

好吧,扯遠了。我們說回科爾的對位。

科爾之所以在主場二番戰改了對位,是因為庫里回歸頂替庫明加之后,首發陣容的側翼防守資源變少了,使得科爾沒有了零活對位的資本。權衡之后,讓盧尼對霍姆格倫,似乎還是會比讓庫里/保羅對杰倫合適一些。

伴隨雷霆漸漸成型,會有越來越多的球隊在遭遇他們時,在對位上花更多的心思。而多主攻手體系帶來的優勢就是,你需要去權衡靈活對位可能遭遇的懲罰是什么:

SGA,他的水平有目共睹,本不需要對他有什么多余的介紹。如蚊增特所說,SGA就像是一頭鬼靈的迅猛龍,他在觀察,游弋,冷不丁從草叢里竄出,用爪子在你身上撕開一道傷口。然后圍繞你打轉,一邊看你流血,一邊尋找下一次攻擊的機會。毫無疑問,你需要最好的領防人擺在他身前;

undefined

杰倫,他就像一頭奔騰起來的皇家三角龍,強健,銳利。他的突破本就已經很難限制,還能完成急停中的后仰出手,不是身體與反應兼備的防守人,不好按壓住他。他這里也要吃掉一個對位強點;

多特和吉迪,他們有一種怪異的互補。一個是如龜甲龍般堅硬但攻擊性不夠的3D拼圖,另一個是外線不準的高后衛,如長頸龍般洞察著全局。按常理,防守弱點最應該藏在他們這兒,恰好護筐手對多特,弱小后衛對吉迪。然而,多特正在投出生涯最準的45.9%的三分命中率,而吉迪那一手壓到近筐區域的拋投專吃后衛,他們各自有辦法給出回應,于是對手在他們身上下功夫也不是那么容易;

如有必要,雷霆還有射手以賽亞·喬,如翼龍般滑翔出弧線,用外拆三分和致命定點,給予持球手們支援。喬有多致命,說多了都是眼淚。

雷霆能用各種辦法給防守出難題,即便真正遇到了資源全面的防守硬茬,他們也還有SGA的硬解托底。等到年輕人們更進一步的時候,他們給對手出的難題也會變得更多。

吉迪的射術還有進化的機會嗎?

多特這個點還有升級的空間嗎?

而霍姆格倫,你已經能看到他用前后轉身技術對錯位的懲罰表現,以及絲滑的后仰跳投面對矮一頭的側翼給出的回應。絕平勇士的那記逆天三分,仿佛在暗示某種終極威懾,橫向與縱向空間的絕望選題——維金斯的天賦若何?但他的干擾高度在我面前,毫無意義。

敏捷還是高度,你總得做出取舍。

而我,霍姆格倫兼而有之。

當然,霍姆格倫不是完美的,雷霆也不是。雷霆的籃板球保護聯盟倒數第1,霍姆格倫的體重想要頂住重型內線顯然并不容易。如果盧尼都可以持球去挑戰霍姆格倫的對抗,你可以想象出雷霆在季后賽遭遇西部王者的畫面若何。

undefined

霍姆格倫在每個夜晚跟那些體重超過他20kg以上的巨獸搏斗,勇氣可嘉,但雷霆或許需要考慮,備用一個類似格蘭特·威廉姆斯這樣,能投三分的四號位肉盾,給霍姆格倫減壓。這當然不是什么新鮮觀點,這是雷霆一直以來都該考慮解決的配置缺陷。

雷霆需要一頭“霸王龍”坐鎮,但這不代表沒有“霸王龍”的雷霆贏不下那些肉搏戰中被沖得七零八落的夜晚。他們每場比賽幾乎都是籃板球的輸家,但他們更精準、更迅捷、更會運球,并擁有更多致命的威脅點。他們正在詮釋一種說來不新鮮,但正在推向極致的籃球理念——小球,多主攻手的五外小球,不是持球大核心驅動純射手,亦不是復雜掩護與射手的共鳴。他們的底層邏輯更簡單,但需求的資源更多,更難湊齊。

恰好,雷霆最不缺的就是資源。

而最難湊齊的兩塊拼圖,已在陣中。

西部沒有什么比雷霆崛起更確定的發展趨勢了。他們的核心球星、陣容基本框架,以及普總依舊手握的那一大把選秀權,都決定了他們會成為未來多年西部頂層競爭的??汀Q巯碌睦做恍枰瓿梢淮渭竞筚愒囁?,讓他們初步建成的體系經歷聯盟最聰明的教練們精心布置的應對策略,然后確定尚有不足的那幾塊短板,用他們手里足以買下一支球隊的資源填補空缺。然而,他們將以完全體姿態出現,讓聯盟領略如雷霆風暴般的天賦翻涌。

這是真正的前途無量,未來可期。

什么?

他們已經聽膩了“未來是你的”這樣的鬼話?

雷霆已經西部第2了。

他們等不及了,他們現在就要,并且,已經在要了。

相關閱讀:籃球NBA雷霆轉載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在线,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欧美一区综合,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