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球迷追捧韓國球星,不丟人

  • 發布于:2023-11-22 15:03:19
  • 來源:藍鯨體育

2026美墨加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中韓之戰,實力一邊倒的比賽場面和0比3的比分都不意外。這種不意外沒有什么可深究的,是球迷日常都會討論的“全方位的問題”。倒是實力差距之外呈現的另一個現象有意思,韓國隊的超級球星孫興慜在世界范圍內都有球迷,包括在中國:

有中國球迷在中韓大戰之際追捧孫興慜。

韓國隊飛抵深圳寶安機場時,接機區有中國球迷帶著熱刺球衣、拜仁慕尼黑球衣去接機。他們在夾道歡迎效力于歐洲豪門俱樂部的孫興慜、金珉哉等世界級球員。這一幕引發熱議——確切來說是巨大爭議。

賽前奏國歌時,現場中國球迷對韓國國歌的噓聲很明顯,可見中韓之間存在一些情緒對抗。

很多人不能接受中國球迷在這種時候去給對手的球員助威,批評他們的行為“丟人”。基于這種理解,現場也出現了不太友好的一幕:

一位穿孫興慜的熱刺俱樂部7號球衣的中國小伙兒,在看臺上跟旁邊另一位中國隊球迷發生了斗毆等肢體沖突。視頻迅速在社交平臺上傳播。

“中國球迷怎么可以追捧對手韓國隊的球員,活該”。甚至有人很快在網上人肉、網暴了兩位穿熱刺球衣的球迷。

大部分人說,中國球迷首先是中國人,應該支持中國隊,這個時候不應去追捧韓國隊頭號球星孫興慜。

少部分認為,中國的球迷未必一定首先是中國男足球迷,他可以首先是熱刺球迷或孫興慜人迷,他也不一定是在支持韓國隊,這種情況可以理解。

更少部分人認為,任何個體都應有選擇個人喜好的自由,無需所有選擇都首先跟國籍強行綁定在一起。

不管你贊同上述哪種觀點,你都應該理解下述邏輯:中國男足在中國人的足球精神世界里未必排在首位。這個應該沒有疑問。比如,很多中國球迷從小買了很多歐洲俱樂部的球衣,但從未買過中國男足國家隊的球衣,這是個普遍事實。這不得不讓人懷疑他和中國男足之間的真實關系到底有多緊密,哪怕他也會關注國足比賽。

我嘗試去理解這幾位穿熱刺球衣去捧場孫興慜的中國球迷:

很多中國人喜歡足球,并不因為中國足球,而是因為歐洲足球。很多人對一支歐洲足球俱樂部的感情投入超過對中國男足或本地家鄉球隊。這幾個孫興慜球迷顯然如此。有中國球迷喜歡巴西人肥羅、阿根廷人梅西、意大利人托蒂、挪威人哈蘭德,肯定就有人喜歡韓國人孫興慜、日本人三苫薰。這首先是一種技藝層面的欣賞,跟國籍沒有什么關系。

◎ 大批中國球迷機場迎接孫興慜引發韓媒報道

足球充滿情緒,看臺上的斗毆源于一種容易被點燃的“民族情緒”。這個詞未必確切,因為那種情緒很難界定,起源未必是民族情緒,可能也只是相互看不順眼,但最后可以上升到“民族情緒”。它跟足球本身已經關系不大,但又確實賦予了足球一些意義。然而吸引眼球的故事往往又不是真相的全部,你知道大流和個體往往不一致。

一個真實情況:

有幾位在深圳當地生活的朋友決定去龍崗看球,是奔著中韓對抗的大場面去的,同時也是奔著第一個在英超聯賽拿金靴的黃種人前鋒去的——其在成長過程中付出的努力是難以想象的,確實打動了很多人。有很多朋友看到微信群瘋轉的網絡評論“亞洲一哥vs亞洲一哥們”時都覺得很好笑,他們在這種調侃中找到了樂趣,他們對亞洲一哥只有贊嘆,對中國男足經常奚落。但他們到了現場,終歸會被一種集體看球的儀式感所感染,當然會為顏駿凌精彩的撲救叫好。總而言之,人的情緒是復雜的。

林林總總現象加起來看,你會意識到中國粉絲穿孫興慜球衣去看中韓之戰,其實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況且,看起來這幾個人在現場幾萬人里是極小眾,但在另一個層面又恰恰代表了一種更廣泛的現實,即:中國球迷不等于中國隊球迷,盡管這兩者之間時常會重疊,但不必強求為一個概念。

一位網友說,與其說在這種問題上揮舞“民族大旗”斤斤計較,不如讓中國培養出自己的孫興慜,也許是韓國人還反過來追捧中國的足球明星,怕是一種更好的體驗?

◎ 一對身穿武磊球衣和孫興慜球衣的情侶

還是少一點虛無,回歸最具體的生活比較好。這天晚上有張現場圖片很有意思,一對分別穿武磊7號國足球衣和孫興慜7號熱刺球衣的情侶坐在看臺的人堆里,這幅畫面并不讓你覺得突兀對吧,而是很融洽。

你其實能感知到,這種安靜的融洽好像比激烈的沖突更有力量些

鳳凰網《凰家看臺》出品

作者 豐臻|編輯 閆小龍

相關閱讀:中超中國男足韓國英超熱刺足球中國足球轉載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在线,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欧美一区综合,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