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豪交易最大贏家,為什么是他

  • 發布于:2023-12-13 12:04:38
  • 來源:藍鯨體育
2023年CBA休賽期,寧波町渥將狀元簽拱手讓給北京北控,而這一舉動一度成為球迷熱議的迷惑操作(畢竟陳國豪太香了),很多人甚至分不清寧波交易來的王俊杰到底是哪個王俊杰。

王俊杰1號,目前在NCAA

王俊杰2號,本文主人公

王俊杰3號(后面那位),已經退役的江蘇隊內線

可隨著陳國豪第二階段比賽的低迷,我們好像看到了寧波放棄狀元簽的理由。與此同時,作為這個狀元交易主體的24歲控衛王俊杰,目前正以場均8.3次助攻排在聯賽第4位(而如果去掉外援的話僅次于孫銘徽排名國產球員第二),儼然已經是CBA最強國產發動機之一。

(圖片來自虎撲海軍的籃,微博id見右下角)

那么,從北控名不見經傳甚至經常被人搞混淆的CBA邊緣人,到如今最具進步獎的有力爭奪者,作為國產高控衛的代表,王俊杰究竟是怎么樣的一個球員呢?

古今中外,籃球場上喂餅王都有固定畫像,首先他們都得有不錯的飛餅技術,其次他們投籃和突破兩項持球進攻能力至少得占一項,與此同時,他身邊最好還得有一個超一流的大胃王。

但王俊杰卻是絕對的異類,雖然傳球技術不錯,但他的持球攻水平不高,運動戰、三分、罰球的命中率依次為36.2%、33.3%、69.6%。

除此之外,王俊杰所處的環境似乎也并不支持他刷助攻,要知道寧波町渥是CBA整體實力最抱歉的球隊之一,球隊戰術執行往往很成問題,于此同時,寧波的兩個外援水平也不算高,都不是那種能無視防守隨便破局砍分的機器人(CBA生涯最高分分別是33分和26分,吸他倆的血你是想都別想……)

那么在這樣的條件下,王俊杰的傳球究竟得是有多棒,才可以做到場均8次助攻?

答案其實很簡單,王俊杰做到的,其實就是所有教練對所有控衛所要求的:

出球快,視野好,不黏球……

就這么簡單?

對,就這么簡單……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雖然助攻很高,但如果你看寧波隊比賽你就會發現王俊杰其實不算是一個“創造力超級強”的控衛,他幾乎不會傳出那種讓你擊節贊嘆天外飛仙的球,你一般很難在五佳球中找到他的身影。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形容他的傳球,那或許只能說是:“樸實無華,且枯燥”

庶民雙手擊地傳球,動作標準又老套

事實上,王俊杰的傳球精確度其實也不算聯盟最頂尖的,尤其是在空間比較逼仄的半場攻防中,王俊杰的傳球質量在受干擾時也會出現稍微差點意思的情況。

不過阿爾斯蘭投的準啊

但就靠出球快、好視野和不黏球,王俊杰硬生生把自己的助攻數拉了起來。

那么什么叫出球快不黏球呢?看看下面兩個回合就知道了:

不像很多有運球癖的“傳統”控衛,王俊杰最大的優勢就是對運球沒有執念,他沒有復雜的胯下,大幅度變向,以及夸張的背后傳球,他所做到的,就是一旦發現對方防守落位問題馬上出球,而且他非常擅長開放空間體系下的遠距離長傳。

另外,王俊杰的持球習慣非常非常好,目前這么多比賽里我基本找不到他埋頭沖刺的情況,感覺他運球時幾乎始終都保持著抬頭觀察掃描全場的狀態。

這個算運的多的了

很多時候,寧波隊的反擊依附于王俊杰的視野、開闊地的上球速度、以及高控衛自帶的推進威力而形成,所以阿的江指導將本賽季寧波隊的節奏推到場均91.8個回合聯盟第6的水平,從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發揮王俊杰這方面的優勢。(上賽季寧波場均89.4個回合,聯盟第13)

不過,尷尬的事情出現了,寧波雖然節奏快,但他們的場均得分卻排名聯盟倒數……

這還真是一個讓王俊杰尷尬的數據,不是擅長推快攻嗎,不是出球速度快么?不是全隊跑節奏發揮你的優勢嗎?怎么全隊得分效率這么低?

這個嘛……

聰明的你或許已經感覺到事情有點不對了,那么,如果再仔細回頭看看上面的王俊杰出球的gif,你就會發現……

哎?寧波隊這么多跑轉換進攻,為什么終結方式全是三分?

……

沒錯,這就是寧波隊現在的尷尬,一般來說,推快攻的球隊,有好后衛驅動的話,搭配一個運動+終結能力強的鋒線就能刷出不錯的進攻效率。

但問題是,寧波的天賦實在是……現在球隊主要用的鋒線,無論趙建樹、羅凱文還是寧鴻宇,都是投射大于籃下終結的類型……所以大部分時間,寧波的快攻質量是這樣的:

羅凱文當年是扣籃王,現在快攻籃下被張文逸封蓋

而以寧波隊隊員的身體素質,籃下完成進攻的水平,大概是這樣的:

袁振梁沖進內線炸球,然后被彈跳兩塊磚的翟曉川封蓋

王俊杰好不容易決定自己來一次,曾凡博一點面子都不給……

其實以王俊杰自己很適合下快攻,但奈何要持球

因此,盡管寧波隊節奏快,但大部分快節奏轉換很難形成簡潔的上籃得分,王俊杰雖然能快速推進,但更多只能找拖車三分機會,或者干脆停下來重新打。

可以看到王俊杰指揮隊友傳球的思路

這一點體現在數據上,就是王俊杰的三分助攻比例高的驚人,目前他總計116次助攻中,三分助攻達到49%,而他的兩分助攻中,有近一半都喂給了大外援米切爾,其他人寥寥無幾(換句話說吃餅吃不下)

好一方面,你可以夸王俊杰的助攻效率高。

但另一方面,其實這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能直接上球快攻的傳球不是沒有,可惜比較少

羅凱文偶爾找回一點扣籃王的感覺,看看王俊杰的上球速度

本賽季寧波國內球員中,寧鴻宇和羅凱文是最受王俊杰滋潤的球員,上賽季沒有王俊杰發牌的寧鴻宇三分球命中率只有35.1%,本賽季卻直接暴漲至45.1%的水平。和王俊杰一起來到寧波隊的羅凱文也一樣,上賽季在北控三分命中率只有30%的他,本賽季也猛升至44.6%(當然這兩位球員本身也練的很努力)。

而這兩人,其實也就是全隊除了外援和王俊杰以外最重要的火力點了。

一般來說,當寧波隊把節奏緩下來,主要的進攻方式基本有三種,一是多森單挑,二是王俊杰和米切爾的擋拆二人轉,三是王俊杰突破后的分球助攻。

和米切爾的擋拆二人轉

后兩種方式都向我們傳達一件事情,寧波隊的陣地戰非常依賴王俊杰。他的視野和小范圍處理球的成功率,都是寧波進攻晴雨表。

可惜隊友投的荒腔走板……

如果王俊杰能把這樣的投籃化作常規手段,那對他提升比賽質量會有巨大幫助

連續策動擋拆勾引防守,吸引多人包圍后把球分到弱側形成機會)

王俊杰通過擋拆或者突破成功執行戰術,形成局部的2打3,吸引防守后在小空間出球過渡到弱側,經常能幫助投手們形成局部的1打0,而寧波的射手們,也就是這樣被他從過去兩年聯盟倒數第一第二(30.7%和32.8%),喂到了今年第八的水平(35.2%)。

示意壓節奏,然后策動擋拆勾引防守后把球傳到對方漏掉的寧鴻宇

關于這點,我們這里還有一個經典案例,在本賽季王俊杰缺席的那場比賽(對陣廣東),寧波隊全體三分命中率只有28.6%。和王俊杰強綁定的寧鴻宇在三分線外只有6投1中,羅凱文也僅僅只有6投2中的效率。

并且,像阿爾斯蘭、多森這些偶爾會受益于王俊杰對防守牽制的持球人,這場比賽也只有合計18中6的水平。

顯然,對寧波來說,現在的王俊杰就是半個持球大核。

而他缺失的那半部分,則是阻礙他更進一步的關鍵。

其實客觀來說,現在批評往王俊杰投籃不好有點不合適,因為本賽季王俊杰33.3%的三分命中率和1.9次的出手都已經是生涯新高了,而且還高了不少,可見自己是下了功夫練的。

而在過去,他的三分水平如下圖所示……

三年前技巧挑戰賽名場面,空位打靶3連空,被陳培東絕殺

而事實上,不會投籃的名聲多多少少還給王俊杰帶來了一點好處——對手一般都不會貼身緊逼他,這反而給了他很大的出球空間,受迫性失誤也少。

不過,在第一階段之后,更新了版本的CBA各隊對王俊杰的防守明顯就有針對性多了,于是到了第二階段,王俊杰的助攻數據斷崖式下滑,如果不計入第14輪對陣吉林送出10助攻的回暖,前3場比賽總共只送出12次助攻,場均4次。與第一階段場均9.4次助攻大相徑庭。

對陣聯賽班霸遼寧本鋼的比賽,完全將王俊杰的問題暴露在臺面上,這一場遼寧沒有縮在內線等王俊杰突破,而是直接選擇施壓,結果面對遼寧隊富有紀律性的高壓防守,王俊杰完全無法以自己的能力去打開局面,導致阿的江指導被迫打破輪換關系,在把球權全數交由小外援多森主導,同時雪藏王俊杰。

那場比賽,多森打了賽季次高的36分鐘(而且多森對深圳隊的47分鐘是因為大外援米切爾沒打),王俊杰只打了賽季新低的13分鐘。

遇到有防守紀律性的遼寧隊,王俊杰連出球都困難,能夠無限換防的遼寧隊能夠消解王俊杰改變局部防守人數的意圖

過不了張鎮麟,然后中距離的強行投籃被莫蘭德封堵

其實王俊杰本身是有一定持球突破能力的,但他的終結能力實在太差。舉個例子,去年被我們拿出來當做反例的崔曉龍,如今籃下命中率比王俊杰高10.8個百分點,而且三分球投的也比王俊杰多得多(場均投3.4個,命中率33%)。

所以這也算回答了一個問題:如果崔曉龍都進不了國家隊,那王俊杰現在差的就更遠了……哪怕你是聯賽一流的傳球型控衛。

綜上所述,王俊杰是一名優缺點極為明顯的球員,想用好他需要球隊花費巨大的力量,圍繞他進行特殊的戰術設計和陣容配置。

這種雙刃劍屬性的球員,客觀來說往往很難出頭。尤其在CBA這樣資源相對不平衡的聯賽,如果王俊杰在一支同位置競爭激烈的隊伍,那他自然很容易吃癟吃到退休都打不出什么東西。

而王俊杰過去的經歷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件事情。2013年,當時的王俊杰是U14八一隊的主力后衛,2019-20賽季提拔到八一成年隊后也獲得了相對充裕的上場時間,那一年隨著郭昊文被禁賽,王俊杰成為八一隊鐵打的后場主力。

2019年國奧的熱身賽,王俊杰絕殺立陶宛隊,其實也算少年英才

不過,那時候的王俊杰還不是一個控衛的形態,他在八一隊更像是2-3號位的搖擺人,提供的是鋒線內容,而且主要是防守。使用王俊杰的時候,王治郅一般都會搭配田宇翔或阿爾斯蘭主導球權(有時候是雙控衛都在,把王俊杰推到3號位)。

新秀賽季的王俊杰給球都給不太明白

但當時王俊杰防小外援就相當有水平

當然現在防守也很好,如果球隊需要的話(目前場均1.8次搶斷排第8)

八一隊解散后,北控在2021-22賽季認領了王俊杰,而那時候的北控在控衛位置上有強大的儲備,用球能力更強的高登、廖三寧,甚至客串的張帆都是比王俊杰優先級更高的存在。

到了2022-23賽季,王俊杰在北控的位置進一步邊緣化,出場次數的出場時間都出現了巨大的削減。這些已發生的事實都告訴我們王俊杰在北控很難通過競爭覓得一席之地。

如果缺少控衛的寧波隊不用陳國豪與北控隊做交易,那么王俊杰也許今天也還只是一個板凳末席的飲水機管理員。

樹挪死,人挪活,這句諺語提醒了我們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200多年前,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揭示了勞動分工在現代社會的價值,讓每個人都能在其合適的崗位發揮其功用是發展和增長的關鍵。這份常識在籃球世界也同樣適用,比如一支球隊缺少后衛,另一支球隊后衛冗余,那么讓他們之間相互交易各取所需,顯然是比雙方互不來往,只在青訓一棵樹上吊死要合理得多。

隨著近年來CBA的不斷發展,CBA的人員流動不再是一潭死水。在工資帽制度和交易規則明文出臺的2020-21賽季休賽期,CBA的球員交易人次從前兩年的42、51人次提升到62人次。

那一年,也是八一解散,王俊杰投身自由球員市場的一年。雖然當時的王俊杰因為注冊問題沒有成功加盟北控只得休戰一年,但那無疑是他職業生涯發生變化的開始。

王俊杰職業生涯雖不長,但這短短4年卻是CBA改革變化的縮影——跳出青訓體制,以自由身選擇球隊,經歷了選秀權互換的交易......而歷經輾轉騰挪后在寧波隊打出身價的王俊杰,證明了人才流動對于CBA的積極意義。

王俊杰新秀賽季策動進攻的水平相當青澀,但這也反映了一件事——只要給夠機會鍛煉,當年的毛頭小子現在也能成為CBA的高水平控衛

雖然王俊杰在第二階段的比賽里撞上了“主力墻”,但阿的江仍然沒有對他失去信心。在對陣遼寧隊因表現糟糕被換下之后,阿的江還是在場邊耐心的提點王俊杰,王俊杰也謙卑的在他身邊接受指導。

阿指導os:這小子的打球風格比我兒子更像我……

看到這一幕,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王俊杰能夠在缺少控衛的寧波隊繼續成長,甚至有機會沖一沖CBA的一線行列。這放在以往也大概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盡管CBA并不是像NBA那樣的完全商業聯盟。但有一件事情讓我相信它會慢慢變好,因為這個聯賽里不止王俊杰因為優化資源配置的人才流動而兌現了自己的價值。

像從北控到了深圳隊后獲得機會的賀希寧,從深圳隊到上海隊后出場機會暴漲的羅漢琛,還有從浙江廣廈轉會到青島成為主力的趙嘉義......

這類球員的活躍,是CBA頭部以下球員生存健康度的重要標志。畢竟一個聯賽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作為大多數的普通球員的水平躍升。那么,讓這些窩在板凳末席的球員有更多選擇,在需要他們的隊伍里釋放價值是最重要的事情。

并沒有太多青訓球員的廣州龍獅和只有1名青訓球員的北控,目前都排在聯賽的上半區

當然,不是所有更換門庭的球員都能像王俊杰這樣遇到伯樂,打出價值。但當市場能正常運作起來,其中被埋藏的金子必然會在人才流動的過程中閃耀出光輝。

而當聯賽里每多一個“王俊杰”,也就意味著,我們的聯賽又變好了一分。

歡迎大家來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后廠村體工隊”看看,有更多NBA、CBA相關考古、評論和人物內容>>

相關閱讀:籃球CBA中國籃球寧波陳國豪北控轉載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在线,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欧美一区综合,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