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秀全:現在國家隊競爭已不再那么激烈,能踢的就那么些人了

  • 發布于:2024-01-15 12:01:48
  • 來源:藍鯨體育

1月15日訊 在接受《足球報》專訪時,受亞足聯邀請將赴現場觀看亞洲杯決賽的中國足球名宿賈秀全,談到了他們那個年代國內足球與當下的不同。

——與你們那個時代相對比,不少球迷都認為國家隊一代不如一代。不只是實力水平的問題,精神面貌也大不如前,國腳們都沒有了為國拼搏的斗志。怎么看待這樣的評價?

作為一名經歷過專業化時代的老國腳,我想以一種更加深入和客觀的方式來探討這個問題,有幾方面因素。

首先是歷史背景和制度環境不同。我是專業化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國腳,進國家隊是畢生追求、最高榮譽的象征,只有進國家隊才意味著在這個行業里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也意味著人生相應的待遇和地位有本質的不同。那時的我們,不用在俱樂部與國家隊之間奔波和糾結,進了國家隊就意味著有更好的訓練環境和高水平的比賽條件;但現在是職業化體系,球員們是在俱樂部制度下成長起來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各地方隊的訓練生活條件都在大幅度提升,國家隊以前擁有的訓練條件優勢不復存在,甚至有時候一些低級別的國家隊訓練比賽條件還不如一些地方隊。

與此同時,隨著各個職業隊的外籍教練加入,他們所提供的訓練和康復保障手段,管理水平,也都不輸于國家隊,一些豪門俱樂部可能擁有的軟硬件設施更完善。在我們那個年代國家隊能夠提供給國腳的附加值遠遠大于當下國腳們所經受的。加上與對手之間實力差距的不斷加大,比起我們當年,現在的國家隊在國際賽場上優勢縮小壓力增大。

其次,競爭機制不同,國腳的成長背景不同就會影響他們的國際大賽表現和價值觀。要知道,從我在國家隊的時代,到職業聯賽開始前的那些年的國家隊,幾乎大部分人都是在類似接近的體系中成長起來的,全國的比賽太多太豐富了,僅我們八一系統內就有多個不同軍區的足球聯賽,然后還有總決賽;而在國家層面,有區市省隊,有部隊體育,僅八一體工大隊系統內就有豐富的足球比賽,能夠脫穎而出那也是相當不易了。然后還有地區聯賽,有行業聯賽,比如說鐵路、郵電、教育體系等行業的足球比賽,還有中小學校園比賽,少體校、夜體校、區體校、市體校、省體校等等,同時足球還分南北流派。在職業化以前,足球可謂是遍地開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賽多,參與人數多,可供選材的面就廣,加上有一條龍的人才輸送體系和選拔機制,僅僅就八一隊體系內,淘汰率就極高,一點點放松可能就會被其他人代替了,競爭很殘酷。

而在國家隊,像李華筠,古廣明這些優秀球員同樣要面臨很嚴峻的競爭形勢,一個位置有著多個水平接近的出色球員競爭,一點點松懈可能就會長期失去主力位置,所有的進步都源自不斷地競爭。但已經很多年了,國家隊的競爭不再激烈了,到后來,能踢的就那么些人了,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在聯賽里這樣,在國家隊還這樣。有時候動力來源于壓力,沒有適度的壓力,就很難有持續前進的動力。在聯賽不用承擔太大的壓力就能坐穩主力位置,那么在國家隊面臨巨大壓力的時候,抗壓能力不是一夜間就能產生的。

第三,社會環境不同了,現在的資訊發達,互聯網時代,各種訊息可以瞬間傳遍全球。以前我那個時代,足球是奧運戰略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訓練并不總是在球迷和媒體的聚光燈下,我們的比賽環境也更加簡單純粹一些,身為國腳,是受到尊重的存在。加之那時候,中國球迷能夠看到的國外聯賽有限,娛樂活動也有限,足球比賽能夠帶給大家的快樂簡單而純粹。但是職業化以后,隨著各種歐洲高級別賽事的引進,加上娛樂生活的豐富,球迷們有了對比,有了選擇,水平不高是事實,但是不能短時間提升也是事實,有很多不專業的表現更是事實。

互聯網的發展又讓職業球員的一舉一動被不斷曝光發酵,球員們的個人生活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私密,這無疑增加了球員們的心理壓力,也對他們個人的素質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紛繁復雜的環境中保持專注,如何在聚光燈下保持良好的心態,都是如今這一代球員需要面對的挑戰。

——那么是否意味著專業化時代中國足球成績更好,我們就應該考慮重回專業化時代?

足球不是非此即彼的線性思維,現代足球更需要一種復雜的多元化的立體思維。走職業化足球道路是沒錯的,因為從長遠看,職業化足球肯定是更有利于足球的長遠發展,因為有了職業化,我們能夠引進更多高水平的外援和外教,他們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先進的理念和足球知識。但是我覺得唯一需要慎重考慮的,就是我們在學習外國先進足球知識的時候,也不能完全自我否定,我們應該不斷積累總結自己學會的、適合中國足球的一些理論和經驗,因為不可能有一套完整的現成的足球理論體系給我們照搬,一定需要幾代人的積累和總結,只有這樣我們足球才會逐步提升,而不總是推倒重來。

相關閱讀:足球亞洲杯中國男足中國足球中超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在线,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欧美一区综合,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