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獅送走李炎哲: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 發布于:2024-01-23 00:04:34
- 來源:藍鯨體育
沒想到的是,廣州的籃球隊也因為類似的事情搞了個大新聞。
在CBA窗口期臨近結束之際,廣州龍獅打包李炎哲和王泉澤送到了新疆。雖然球員交易在CBA也不算什么新鮮事兒,但用郭士強一手提拔且本賽季剛成長為主力內線的李炎哲,換回來于曉暉和伊力福拉提兩名邊緣人,這樣明顯不是“等價交換”的球員互換著實讓人有些大跌眼鏡。
李炎哲
而且,從龍獅隊教練和球員上下的發言都能夠看出,他們也不能理解俱樂部為什么會做出這樣“殘酷”的決定。因為李炎哲不僅是龍獅隊根正苗紅的青訓產品,而且因為一些特殊的家庭原因,他吃住,甚至過年都是在俱樂部過的,俱樂部等同于他的“家”,就像崔永熙在社交媒體揮別李炎哲說的那樣,“我仿佛看到了一個被迫離家的孩子”。
“還有一個苦心培養你成長到最后,看著你遠走卻沒法做決定的父親。”
這個父親,也許指的就是當初入駐龍獅后欽點培養李炎哲,但卻無法阻止交易發生的郭士強指導。
“肯定是舍不得。不管是從團隊角度還是個人角度,我都是很舍不得。李炎哲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但是沒辦法?!?/p>
李炎哲的離開讓郭士強指導“5年把龍獅打造成強隊”的目標原地踏步,但卻讓新疆男籃爭冠的底氣多了幾分。
本賽季以26勝6負排在聯賽第2的新疆隊,唯一的短板大概就是除了吳冠希,沒有一個高大可靠的本土五號位可以在輪換階段撐起防守,以及在內線保護受傷后腿腳不利索的阿不都沙拉木,而護框和籃板都是聯賽拔尖水平的李炎哲,無疑是新疆男籃最好的奪冠拼圖。
為什么龍獅愿意為新疆男籃做嫁衣?許多媒體評論其實都點出了這并非競技層面因素,而是龍獅隊的財務狀況緊張。比起勝利,能不能活下去才是重中之重。
經營體育俱樂部從來就不是好做的生意,這不但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還是一個巨大的吞金獸。
前些年職業體育賽事大熱時期,有大量的私營企業主想要搭上流量風口做些什么,一大批腰纏萬貫的金主在職業體育領域開疆拓土,2017年成為上市公司的龍獅隊就是其中之一。
但不論整個行業再怎么野心勃勃,也無法改變運營職業球隊這個生意不好做的客觀事實。
翻看龍獅隊當時的招股書,可以看到里面提到了三樣所謂的“護城河”,行業準入壁壘、人才壁壘和資金壁壘。
翻譯一下大概就是,CBA球隊沒有升降級,具有稀缺性,各支球隊擁有的核心球員也具有不可復制的價值,同時運營球隊又是一件需要大資金才能玩得轉的事情,這三樣特質構成了CBA球隊的價值地基。
但我們從今天回看,這三件事情好像都被證偽了。2017年久事集團收購上海大鯊魚只花了6.5億,一支CBA球隊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值錢。
而核心球員資產方面,也是一代版本一代神,來去匆匆的事情,就拿當時2017年龍獅隊在招股書里官方認知的幾名核心球員來說,鞠明欣去了灣區翼龍之后現在無球可打,鄭準退役,朱旭航、范子銘、李學林也都早已離開龍獅,只剩郭凱還留在球隊......
范子銘
或者說,只有最后一件事情確實說得對,沒有大資金的確無法在職業聯賽生存下去。
龍獅隊每年投入在維護球隊日常運營的費用遠超想象,自從2017年上市披露財報數據以來,這個數字從最初的7000萬人民幣逐漸攀升至2022年最后一次披露的9800萬,其中在2018和2019年甚至破億。
更重要的是,單純靠運營球隊很難做到收支兩端的平衡。雖然在2023年的半年度報告中披露,龍獅隊扭虧為盈做到了819.26萬元的利潤,但整體情況仍然是虧多賺少。
而且,現金流才是我們評估運營健康程度的金標準,這個數字在2023年的半年報中是-107萬元。
從2017年開始到2022年結束的這6年里,龍獅隊的現金流只有3年回正,如果我們把這些數據加總,可以發現這里面存在7030萬元的資金缺口。
即便我們剔除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2020年負7600萬元的特殊因素,龍獅隊5年的運營結果也只是570萬元的現金回流,相當于勉強的收支平衡。由此不難看出,經營體育俱樂部始終不是一件能輕松盈利的事情。
在疫情之前大環境景氣度高,泡沫沒有被戳破的環境還能說靠著強大的“干爹”注資拆東墻補西墻。2017年龍獅隊上市伊始,老板鐘乃雄認為CBA正在進行波瀾壯闊的市場化改革,依托中國球迷的大市場應該是會追趕NBA球隊市值的腳步。但事實證明CBA的市場化改革并不如預期般順利,聯賽收入與NBA的天價版權費相比也只是九牛一毛。
鐘老板認為龍獅隊至少值30-40億人民幣的判斷,也被投資者的選擇給擊穿——龍獅隊當年上市的時候市值25億,2023年底退市的時候27.09億,6年時間始終沒突破30億大關......
上市圈錢失敗,背后的金主也不那么好過,那么體育俱樂部這種“只進不出”的吞金獸,只能想盡辦法自力更生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一筆現金才是解決燃眉之急的及時雨。雖然CBA規定球員互換之間不允許加入其他籌碼,但除了經濟因素之外,我們想不到還有什么理由讓龍獅有動機去完成這筆“損己利人”的交易......
當然,這種“賤賣”核心球員的交易在情理上很難讓球迷接受,從崔永熙的發言中就能看得出這的確太令人寒心。但有頭發誰又想當禿子呢?如果龍獅隊財務狀況良好,他們也不至于頂著“里外不是人”的風險去把自己寶貴的資產變賣,落得罵名。
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看待這個事情,如果你是俱樂部的經營者,是體面重要?還是活下去重要?
我相信在這個不好過的“寒冬”,大家對這樣的二選一都深有體會。
而且,龍獅隊能送走李炎哲就表示,他們還有方法去解決球隊遇到的困難。這就像在干涸的沙漠里,你能用金子換到一瓶救命的水,而不是捂著金子等死。
近年來隨著CBA工資帽制度和交易規則的完善,人員流動不再像聯賽初期那樣一潭死水,只能靠著關系調動和臺面下完成交易。從2018-19賽季到2020-21賽季休賽期出臺相關細則,CBA的球員交易人次從42次上升到了62次。
而當這種交易流動有了生存的土壤,也許就為一些小俱樂部提供了新的自救之道,如果它們能把青訓系統做好,把培養出來的人才在市場上賣出好價錢,再把換回來的球員籌碼或者現金作為資源再投入,形成正向的輸入和輸出的循環,也不失為小俱樂部的生存之道。
就像很多歐洲足球俱樂部因為總是能把麾下的年輕球員賣出高價而被稱為“黑店”一樣,我們不應該把這視作貶義詞,這反而是體育俱樂部可持續發展的積極嘗試。
豪門有鈔能力的玩法,小球隊也有其生存之道。李炎哲的離開對于龍獅隊而言固然可惜,但李炎哲的成長不也是建立在當年把范子銘交易到新疆隊的基礎之上嗎?
如果龍獅隊能夠持續造血,或許也能為所有CBA球隊開一個先河,作為球隊怎么擺脫股東注資,自給自足的試驗田。
說到最后,有交易總不是壞事,說明CBA的市場還存在流動性,還有玩得起的人。
如果情況是龍獅隊想賣李炎哲卻賣不出去,連壯士斷腕求生的途徑都被堵死,那樣的CBA才是真的完了。
歡迎大家來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后廠村體工隊”看看,有更多NBA、CBA相關考古、評論和人物內容>>

- CBA | 山西男籃官宣與龍獅完成交易,于米提正式轉換加盟山西隊
- CBA | 莫泰回憶CBA生涯:體能消耗巨大,裁判根本不吹對面粗魯的犯規
- CBA | 廣東男籃再遭重擊!徐昕申請交易,球隊陣容面臨大動蕩
- CBA | 杜鋒打假球被球迷舉報,已關閉評論區山西、廣州完成2換1交易
- CBA | 媒體人:南京同曦將與前首鋼男籃外援所羅門簽約
- CBA | 王奕博頂薪簽青島遇阻力受困雙重身份或缺席新賽季
- CBA | 3年1800萬!劉維偉高價挖弟子,浙江隊不放人,兩個環節走不通
- CBA | 重磅:徐杰風波未平,杜鋒又被球迷舉報打假球,廣東隊攤上事了
- CBA | 徐昕向廣東男籃申請交易!多支球隊渴望引進,杜鋒怒吼成導火索
- CBA | 麻了,廣東隊麻了!2米26內線突然申請交易......

- 體育戰報 | 阿爾卡拉斯過山車似的表演,避免了去年辛辛那提大師賽的悲劇重演
- 體育戰報 | 無緣美網種子,王欣瑜辛辛那提遭世界第二復仇!
- 體育戰報 | 阿卡強調休息的重要性:“我愛網球,但連續參賽的日子太多了”
- 體育戰報 | 谷愛凌更新社媒曬九宮格配文:我愛北京
- 體育戰報 | 張本智和:如果不能戰勝王楚欽一雪前恥,還算什么男子漢?
- 體育戰報 | 全國青少年田徑運動會:陳妤頡11秒29獲得女子100米冠軍
- 體育戰報 | 張本智和是咋贏的,孫穎莎又是咋輸的
- 體育戰報 | 世界乒聯WTT1000+最新冠軍榜:王楚欽9冠、孫穎莎12冠領跑
- 體育戰報 | 袁悅痛失好局拱手將16強機會讓人,這次輸球后敢給球迷簽名
- 歐冠 | 喜歡嗎拜仁推出紫色、粉色新賽季門將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