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楚良:不是拼了就一定能贏,國內青訓課程的數量和質量還缺太多

  • 發布于:2024-01-23 12:01:38
  • 來源:藍鯨體育

1月23日訊 在接受《足球報》專訪時,前國門區楚良點評了國足在本屆亞洲杯的表現,他認為足球比賽光靠拼勁是不夠的,中國足球還需要扎實做好青訓。

球員時期,你們面對塔吉克、黎巴嫩等對手,往往能相對輕松贏下比賽,為什么現在不行?

相對輕松,其實就是當時我們整體實力比他們高,個人能力也比他們強,在場上控制著比賽。足球場上能否取得勝利,在于能否在局部形成人數優勢,如果擺脫不了對手,就形成不了人數上的優勢。所以,問題最后又回到青訓理念上,到底是先練個人,還是先練整體,我們過往會說先把個人練好了,整體實力就會上去了,但事實是這樣嗎?真不是,有時你覺得我們每個人的單個能力都非常強,但一到整體,我們的無球跑動、接應點就不如別人,這是為什么?其實就是從小到大十多年過程中形成的癥結。

在我們的足球培訓過程中,更多強調的是一對一,那么這就困難了,沒有隊友協助、沒有協防,前面的人就在那看著,所以,球場上怎樣形成人數上的優勢,在局部展開,這個很關鍵。

斗志層面,你認為球員們表現如何?

每個球員站在場上都是100%付出的,沒人會偷懶。但即使是拼了,如果對方把我們克制住了,那么,我們就無法發揮出應有水平。這些東西往往都是相互的,不是說拼了甚至拼到受傷了就一定能贏。

你們當年是怎么練的?面對目前的現狀,你認為如何解決?

沒有捷徑可走。在青訓方面,只要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堅持,那么5年就可以看出端倪,10年就可以收獲成果。此外,訓練的數量和質量一定要上去,過去,我們一個星期訓練15堂課,現在一個星期最多9堂課,10年下來缺了多少?而且9堂課也不一定做到,6堂就已經阿彌陀佛了。一個星期缺這么多,還怎么打?明擺著呢,所以,10年下來差距也就拉開了。以前的質量不一定很高,但起碼練了,量放在那,笨方法也能成,通過這種訓練,我們當年是亞洲先進球隊的一份子,但現在只能是亞洲二流末三流上。

未來,國家隊要怎么發展?

不改變現狀就會一直這樣,種瓜得瓜,人家千方百計增加訓練次數,我們卻減少。一直以來,我們的訓練連基本要求都做不到,這和訓練效率有關系,我們的訓練效率比較慢,比賽的節奏對不上,所以總感覺練了但好像沒練到。

有人談過回到專業化的話題,也有人說金元足球時期,球員們的收入水平上去了,但足球水平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

以前的專業化,12歲入隊,拿工資,30歲退役,包分配,進體制內,鐵飯碗。后來的金元足球,確實有弊端,但卻讓很多家長和球員看到了希望,只不過,我們最終沒有形成良性發展,沒有走出一條可持續的道路,沒有學會控制,最后化為泡沫。

如果專業化和金元足球能做到可持續發展的一貫性,就會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是很關鍵的。歸根結底,是我們還沒有搞懂足球在社會中應當扮演什么角色。要搞清楚方向,足球、體育是用來干嘛的,如果認為重要的話,那就要有保障。

相關閱讀:國足足球亞洲杯國家隊中國男足中國足球中超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在线,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欧美一区综合,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