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談中國足球未來發展方向:摒棄豪賭,聯賽為基石,青訓為根

  • 發布于:2024-01-24 21:01:22
  • 來源:藍鯨體育

1月24日訊 針對國足在本屆亞洲杯的慘淡戰績,新華社發文談到了接下來中國足球的改進方向。

明確國家隊隊員選拔標準

專家建議,成立以中國足協技術總監為組長的運動員選拔專家小組,明確選拔國家隊隊員標準和辦法,將“為國效力愿望強烈、意志品質一流、能力佳、作風頑強”等納入標準,配套建立中國足協球探體系。結合大數據,建設國家隊人才庫。建立動態選拔淘汰機制,根據訓練、比賽實際需要,在多個位置備選多名隊員,展開良性競爭。

堅決摒棄豪賭思想

已身陷囹圄的中國足協原主席陳戌源曾說:“在我的任上,國家隊能夠參加世界杯,那不是證明陳戌源很有本事嗎?”這種豪賭思想不僅害了他本人,對國家隊建設也是一種戕害,應堅決摒棄。

豪賭是急功近利的體現。某市足協秘書長認為,國足出現今天的狀況,受急功近利慣性思維影響,只顧眼前利益,不管長遠和基礎。

以聯賽為基石

近年來,隨著高水平外援和教練的流失,中超聯賽的攻防轉換速度、對抗強度、凈比賽時間等與國外高水平聯賽的差距日益明顯。

賈秀全認為,一定要提升聯賽的節奏和對抗能力,否則別說在世界賽場,就是亞洲賽事的強度、對抗和節奏,我們將來慢慢就跟不上了。陜西長安聯合足球俱樂部董事長黃盛華建議,要完善聯賽體系,潛心聯賽發展。

還有足球專業人士建議,劃清政府、協會、俱樂部、中足聯籌備組等主體的責權利界線,劃清聯賽與國家隊的責權利界線、完善議事協調機制等。

以青訓為“根”

自2005年后,我國國字號隊伍均無緣男足世青賽、世少賽。國家隊年齡結構老化,本屆亞洲杯中國隊的平均年齡近30歲,在所有隊伍中第二“老”。

中超某俱樂部負責人說,我們需要臥薪嘗膽,用10年、20年的時間去培養人,扎扎實實做好青訓工作。

目前中國足球青訓面臨諸多困難。一是不少俱樂部面臨生存困難,缺乏造血能力,搞青訓的目的往往是為了通過聯賽準入,青訓質量一般。二是地方足協和社會機構搞青訓,面臨投入不足、教練能力欠缺、上升渠道不暢等問題。

某地方足協副主席說,小學踢球的人很多,但到了初中,就面臨學業壓力,出現了學訓矛盾和“12歲退役現象”。還有師資問題,尤其是優秀青訓教練短缺。不少地方的青訓教練都是退役運動員,他們雖然年輕、有職業經驗,但是當教練、教小孩是另一回事。

足球專業人士認為,足球歸根結底是“Game”(游戲),對待游戲最正確的態度是“Play”(玩)。認知偏差、發力不對則欲速則不達,競技成績其實是足球運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結果。有了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構建正確的各種足球體系。

中超某俱樂部負責人說,中國足球發展到現在,不是解決表面問題,而要考慮深層次問題、根本問題、長遠問題。要真正搞清楚,為什么搞足球?誰來搞足球?怎么搞足球?足改方案確定的目標、路線是否真正落實?如果沒有,有什么監督機制?

他還認為,國足此次亞洲杯小組出局是中國足球這些年來思路和路徑偏差的結果,是對中國足球的一次徹底檢視和反思?!爸袊闱蛞呀浲藷o可退。”

相關閱讀:足球亞洲杯中國男足中國足球國家隊中超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在线,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欧美一区综合,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