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再掀網球熱!中國足球名宿為何扎堆送孩子打網球

  • 發布于:2024-01-28 00:06:17
  • 來源:藍鯨體育
鄭欽文闖入澳網女單決賽,雖然沒能奪冠,但再一次讓網球這項運動在國內出圈。與多年前相比,如今的中國網球,不僅再次擁有頂級女子選手,男子選手的實力,也上了一個臺階。兩位發展勢頭迅猛的選手商竣程和張之臻帶來了不錯的表現,頗為巧合的是,他們的父親,均曾經是足球運動員。各位退役球員,為什么選擇讓后代從事網球運動呢?

一段巧合,很有意思

1996年出生的張之臻,目前正值當打之年。他是公開賽年代首位打進溫網男單正賽的中國大陸球員,也是中國首位躋身男單世界前100名的球員,為中國網球開辟了不少新的歷史,過去一年更是收獲頗豐,當選為新華社評選的2023年中國十佳運動員。

而另一位天賦異稟的選手商竣程,則相對年輕。出生于2005年的他在去年成為中國大陸首位贏得澳網男單正賽的球員,并在今年打進澳網32強,同樣戰績出色。商竣程的父親,是中國足壇赫赫有名的商毅,作為昔日健力寶青年隊的成員,商毅在北京國安效力多年,還是中國首位登陸西班牙聯賽的球員,在西乙聯賽有過1個進球。

而張之臻的父親,則是上海籍足球名將張衛華。球員時代,張衛華效力過上海豫園、廣州松日和青島中能等球隊,作為后衛,卻屢次斬獲進球,給球迷們留下過深刻印象。兩位中國男子網球選手,均為足球名宿之后,這樣的巧合,著實很有意思。

最近,曾效力上海海港、昆山等球隊的防守型中場汪佳捷也曬出了自己與7歲兒子一同打網球的照片,顯然,足球運動員培養后代打網球,并非個例。張之臻和商竣程的成功,或許會令更多足球名宿將孩子送到網球場,這些繼承父輩優秀基因的“體二代”,將是中國網球重要的后備人才。

足球之水,實在太深

作為足球運動員,培養孩子踢足球可謂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目前在中超表現出色的謝維軍的父親,就是赫赫有名的謝育新。不過,也有不少足球運動員表示,自己的后代將不會從事足球運動。父輩深知足球人才選拔的殘酷性,因此,不愿讓孩子步自己的后塵。

如今的中國足球,也確實很難讓人們有理由選擇。足球運動員賺取高薪的時代已經過去,國內足球人才凋零,聯賽中不斷有球隊解散,負面新聞總是充斥著頭版頭條??梢哉f,現在的中國足球,環境非常惡劣。各位身處于足球行業之中的運動員,更是能夠看到很多一般人無法了解到的內幕,足球運動員的淘汰率本身就很高,再加上如今不甚友好的環境,確實會勸退很多“球二代”的加入。

正在執教云南玉昆的前國腳李金羽就在最近表示,自己的兒子想踢足球,希望成為職業球員。但過去學習足球的體系已經徹底不在,雖然自己會全力提供支持,但也對此感到茫然。強如李金羽,都會發出如此感慨,足球名宿們選擇不讓自己的孩子從事足球行業,這樣看來,也是可以理解的。

從事網球,好處不少

雖然如今在中國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但網球曾經被稱為富人運動。在很多城市,足球和籃球場地或許可以免費使用,但網球場大多是要收費的。再加上球拍、球鞋等價值不菲的裝備,從事這項運動的成本頗高。球員時代收入不菲的足球名宿們,則有條件培養自己的孩子打網球,張之臻4歲進入網球培訓班,商竣程5歲開始打網球、11歲前往美國訓練。兩人在成材之前,都付出了不低的成本。

與此同時,網球又是一項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的運動。不同于中國人更擅長的乒乓球和羽毛球,網球的場地更大,需要更多的跑動。同時,揮拍、擊球等動作,需要選手擁有足夠的上肢力量。足球運動員的后代,往往能夠遺傳父輩的運動基因,以及體育人的頑強意志,再加上自身的刻苦訓練,在網球這條道路上,確實更容易取得領先的位置。

當然,在諸多因素之外,孩子的興趣,無疑是最重要的。當初,張衛華希望張之臻擁有一項體育特長,他給出的選擇是網球和游泳,張之臻從中選擇了網球。商毅也曾經表示,打網球完全取決于商竣程自己的興趣。在場地、比賽方式和積分規則曾多個角度,網球都與其他運動項目很不相同,也因此更具有吸引力。種種因素,都令這項運動極具魅力,也更容易成為孩子們的選擇。

如今,張之臻和商竣程都在職業網球賽場取得了一定成就,兩位足球名宿的兒子成為網球名將,著實是一段佳話。此外,前國腳高峰、羽毛球名將林丹以及跳水名將田亮的孩子,均曾出現在網球場,由此可見,在中國體育界,像張衛華和商毅一樣,培養孩子打網球的父輩,絕非個例。

那么,中國網球下一個打出名堂的“球二代“將會是誰呢?

相關閱讀:中超深度足球中國足球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在线,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欧美一区综合,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